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走進葉坪鄉華屋 “紅軍村”如今變了樣

2016年08月26日 11:32:48  來源:中青線上
字號:    

  “房子面積200余平方米,樓上樓下共7個房間,家裏6個人住,很寬敞。”83歲的村民華從祈説起兩年前新入住的二層小樓,感到舒適和滿足。

  8月22日,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來到了葉坪鄉華屋實地探訪,這裡位於江西省瑞金市,因整個村莊姓華,故稱華屋。如今有462人在這裡居住,他們都是烈士的後代。華屋是遠近聞名的“紅軍村”,蘇區時期,這裡家家戶戶都有人參加革命,全村共有20人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

  曾經,當地人住在這樣的土坯房內。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仵楠 攝

  據記者了解,2012年以前,由於戰爭創傷、資源匱乏、土地貧脊、勞動力短缺等原因,華屋村群眾非常貧困,遠近甚至有“有女莫嫁華屋郎”的説法。

  那時候,村民們居住在透風漏雨的土坯房中,其中8戶人家還因土坯房倒塌被迫租房居住。村裏每人平均純收入僅2000元左右,不足全市平均水準的一半。整個村莊沒有一部小車、一台空調、一個燃氣灶,沒有一戶有家庭衛生間。

  當地村民都是烈士的後代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仵楠 攝

  村民華水林也是紅軍烈士後代,他爺爺是在長征途中犧牲的。他向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回憶,“以前總是提心吊膽,趕上颳風下雨,房屋就會漏雨,要不斷修補,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記者看到,他家屋子狹窄,陳列簡單,全家有20多口人,因為地方太小,逢年過節也沒辦法聚齊。

  2014年,華水林搬到了這棟小洋房,房子造價13.3萬元,政府各項補助就有5萬多,他只花了8萬左右。他説,之前靠打工為生,一個月最多賺2000多元,現在在家門口的大棚裏種植辣椒、黃瓜等時令蔬菜,收入高多了。  

  村民華水林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仵楠 攝

     這些變化緣于一份文件。2012年6月28日,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國務院關於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華屋建成了66套具有濃厚客家風情的住宅,每戶佔地面積90平米左右,兩層半的小樓建築面積共225平米左右。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原有土坯房進行了修繕,村民告別了破舊土坯房,搬進寬敞氣派的二層小洋房,生活條件大大改善。  

  村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升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仵楠 攝

  當地負責人告訴記者,華屋村小組按照“五統一分”的原則推進土坯房改造,即統一徵地、統一拆遷、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外墻裝修,上級部門幫扶了全組的水、電、路、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就這樣,華屋村村民都分到了嶄新漂亮的二層小洋房。

  村裏新建了醫療衛生服務室、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婦女之家、留守兒童之家,大家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有村民特意在村口廣場上寫下“昔日破舊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感謝黨的政策好,百姓心裏喜洋洋”的句子,教育後人要熱愛黨、跟黨走。

[責任編輯:盧佳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