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9日電 “匠者”一詞最早見於《莊子》,最初指木匠。如今,工業化早已取代了當初手工匠者的生産方式,那麼,在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需要怎樣的工匠精神?現代企業又如何弘揚工匠精神呢?
7月26日,中新網媒體採訪團走進天津康師傅,在一包速食麵、一瓶水的誕生過程中,解讀一家食品業巨頭是如何通過對細節和品質的追求來踐行現代“工匠精神”。
工匠品質: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首先表現在對於産品品質精益求精。中國自古就有追求“精確”的傳統,有“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説法。隨著生産和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人們對很多事情不再追求細節完美,但在企業生産中,這種精益求精的“笨”精神,依然是現代工匠應有的精神。
正如康師傅去年上市的新品“愛鮮大餐”中的三塊肉片,雖然只是配料之一,但康師傅為了讓消費者有從口感到營養的良好體驗,硬是投資3億元建造了全國第一、世界最大的專業冷凍乾燥工廠來確保肉片的品質。而“愛鮮大餐”這款産品本身,革新了面體和加工工藝、升級了口味和吃法併發明瞭新包裝,在多項技術上都獲得了突破性地創新,更是歷經8年的研發才得以問世。
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還體現在,康師傅首創了圓形面餅,並且在面餅上做出一個凹槽,從而在運輸過程中,有效規避包裝破損。康師傅還首創折疊叉子,可以更好的確保料包不被叉子的齒尖劃到,確保食品安全。為了解決了面桶燙手的問題,康師傅率先採用了中空隔熱環保面桶。
不論是用小小醬包承載的舌尖文化、中國獨有的折疊叉的便利、還是由方變圓的面餅形狀革新、環保中空隔熱紙桶的人性化設計,這背後凝聚著科學和技術的結晶,更是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真實再現。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