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預報的“大到暴雨”去哪兒了?
市氣象局解釋暴雨未至三大原因 兩蓄水池連夜開挖
記者 王海亮
與6月13日至14日那場“錯失”的暴雨相似,此前預報的24日夜至昨天白天的全市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再次悄然而逝。全市平均降雨量僅為中雨,只有東部地區累計雨量達大雨,局地暴雨。市氣象局分析了暴雨未至的三大氣象原因。
冷空氣缺席
雨強達不到預期
市氣象局昨晨通報此輪降雨情況:較明顯降雨出現在24日後半夜,雨量分佈不均。全市平均降雨量為中雨;東部地區降雨量和短時雨強較大,累計雨量達大雨,局地出現暴雨。密雲、海淀、平谷伴有6-8級短時大風。24日17時至25日6時,全市平均降雨15.3毫米,城區8.9毫米;西南部15.7毫米,西北部6.2毫米,東南部33.6毫米,東北部21.1毫米;最大降雨出現在平谷紅石門69.8毫米,最大雨強出現在大興青雲店,25日2-3時降雨52.1毫米。
從中可看出,無論降雨量級還是降雨持續時間,都與24日的預報相去甚遠。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吳慶梅解釋説,此輪降雨雨量較預期偏小有三大原因。
其一,沒有明顯的冷空氣配合,主要是暖空氣內部降水,降雨強度達不到預期。
其二,影響北京的西南氣流不如預期的強,進而帶來的水汽相對減少。同時,上升運動相對弱,造成對流強度偏弱,最大雨強沒有預期的大。此輪降雨中,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大興青雲店,為52.1毫米/小時。
其三,在西南水汽通道上的河北西部靈壽縣降雨249.7毫米,最大小時雨強達106.4毫米;在東南水汽通道上的天津濱海新區劉崗村171.8毫米。南部地區強降雨造成的近地面氣溫下降,也減弱了強降雨的熱力條件,進一步造成對流強度減弱。
京港澳高速
連夜修蓄水池
暴雨未至,但24日夜,本市防汛力量徹夜不眠備勤到天亮。記者昨天從市防汛辦獲悉,針對“7 20”降雨過程中麗澤橋、京港澳南崗洼出現積滯水現象,豐台區在制定長遠解決方案的同時,已經採取了應急解決方案。為緩解麗澤橋橋區積水問題,在三環路麗澤橋東南角修建可容納3萬方水的調蓄水池,增加橋區調蓄能力,該工程連夜施工,昨天工程已接近完工。為緩解京港澳高速南崗洼處積水問題,在京港澳高速道路北側臨時修建可容納5萬方水的蓄水池,提升橋區排除積水能力,工程同樣連夜施工,昨天,建設進展已經過半。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