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鮮明提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在我國,不堅定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哲學社會科學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最終也不能發揮應有作用。”作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中一支重要力量,廣大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師生深受鼓舞。大家普遍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立意高遠、意義深刻,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繁榮指明瞭前進方向和方法路徑。
“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得失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和正確運用。”年逾90歲的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衛興華讀罷講話,深深感到: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要培養和鍛造一批既真懂真信又善於發展創新的馬克思主義者。”
“不能辜負了這個時代!”長期奮戰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戰線的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顧海良,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儘管在教材、教師、教法、教研、教點這“五教”方面成績斐然,但顧海良坦言,有的領域中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的現象仍然存在,必須按總書記講話精神的要求加以克服。
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金龍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觀察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需要有一個寬廣的視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國發展大歷史中去看”深表認同。“人類社會每一次重大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是以馬克思主義進入我國為起點的,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逐步發展起來的。”
如何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郭建寧認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必須關注現實、著眼于解決問題。當前一些問題看起來很熱鬧,但對國家發展沒有什麼作用,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本性和批判精神格格不入。要著力克服選題的邊緣化、話語的西方化、研究的經院化、內容的小眾化。不能脫離人民搞學問。”
南開大學原副校長逄錦聚建議,要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創新成果走向世界,為世界發展貢獻更大中國智慧。
“要探索人類社會發展前景,必須向馬克思求教。”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佘雙好表示,“只有真正弄懂了馬克思主義,才能在揭示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上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他強調,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僅要做到自己真懂真信,還要以身示範,做到“自信人信”。
“要讓課程煥發時代氣息,認真聆聽時代的聲音。”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紀亞光表示,“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腦袋還停留在過去。要在闡釋時代變遷和服務社會發展中尋求理論與實踐的互動,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滋養當代青年。”
伴著學生自編自演的微電影《幸福陽光》片尾曲響起,河北大學思政課教師柴素芳和她的“微電影教學法”創新團隊收穫了全場掌聲。“今後我一定會加大教學改革力度,讓馬克思主義理論生動化、生活化、具體化,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更有底氣、更有活力。”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最終要落實到怎麼用上來。”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朱磊認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要求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覺引導學生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引導學生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在不斷書寫奉獻青春的時代篇章中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發展之路永無止境。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韓喜平表示,要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在通向真理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