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瘋狂的樓市,一些資金實力不夠或者由於限購無法購房的人也想從不斷上漲的房價中分一杯羹,眾籌買房應運而生。
傳統的眾籌買房,一般是幾個朋友和熟人湊錢一起買房,升值後賣出,獲得收益。但隨著網際網路平臺興起,也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進來,部分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宣稱,千元即可起投,收益高達30%以上。
雖然都叫眾籌買房,但具體的操作模式並不一樣。在業內人士看來,眾籌買房和一般説的房産眾籌還是有差異,雖然關注度很高,但眾籌買房由於操作模式有諸多限制,所以整體規模不會太大。
各類“眾籌炒房”興起
在深圳工作的王小姐看到房價不斷上漲,去年和幾個朋友一起湊錢去深圳周邊的城市買房投資,“我們是幾個朋友一起去買的,因為大家都是熟人,是在信任的基礎上操作。”
王小姐表示,雖然是熟人,但在操作時也簽訂了非常嚴格的合同,並且有具體的約定,她們主要是按份額操作,5萬元一份,每個人可以出資購買一份或者幾份,然後將房産放在幾個人的名下,計劃持有三年左右,但是也可能根據房價的變動和市場情況作出調整,比如當持有房産一半以上的人同意賣出,就會選擇時機賣出。
朋友間合作的眾籌買房算是比較常見的方式。深圳地區一位網際網路金融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實這種模式一直以來都有,但這種模式是熟人操作,操作的空間也比較有限。
除了熟人模式,網際網路平臺的興起也給了普通投資人更多可能。過去一段時間,基於網際網路的房産眾籌受到了業界非常高的關注,對普通投資者而言起點不高,模式也有多種,有的是通過投資份額獲得比較固定的收益,也有的是到一定期限後,房産升值後獲得浮動收益。
就固定收益模式而言,針對的人群相對來説更接近一般購房者。以佛山的一家房産眾籌平臺為例,該平臺上發佈的眾籌項目是1000元起,投資後可獲得部分商場、鋪面的投資收益,投資期限分別鎖定3~24個月不等。
據該平臺官網介紹,其具體操作模式,第一階段僅針對意向購房者開放,參與者根據眾籌項目要求進行份額認購,獲得房産相應比例的權益,認購份額最高者獲得房産産權,與其他參與者一樣同時可獲得相應收益。第二階段面向全網開放,第一階段剩餘的眾籌份額(如有)可供全平臺投資者開放參與投資,投資人可獲得相應收益。
眾籌炒房後續問題較麻煩
相比固定收益模式,浮動收益類型平臺的操作模式“炒房”意味明顯。
以深圳一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為例,其推出的房産眾籌項目,投資者的收益主要來源於房價溢價收入。這家平臺上的項目是1000元起投,投資期限一般為一年,投資收益則來源於一年後房價的升值部分。
具體操作為,發起者將房産在平臺上發出具體房産項目,投資者以1000元為單位投資,到期後按市場價將房産賣出或由發起人回購,溢價部分為投資人所得收益。如果房價下跌,投資人也要按照份額承擔投資損失。
據客服介紹,該平臺會組織團隊進行現場考察並且評估,雖然目前不保證投資人收益,但是目前的幾個項目收益都超過了30%,最高的甚至超過了70%。記者在該平臺上看到,其宣稱的一個項目收益率高達77%。
記者查閱該平臺資料發現,其前期的多個眾籌項目,單個項目的募資額從數十萬到一兩百萬元不等。
另外一類活動在部分微信平臺的“眾籌”炒房模式,其門檻可以高達百萬元。據羊城晚報此前報道,一個叫“ 創業社區”的微信平臺發佈資訊稱,投資100萬起,由運作團隊專門負責炒樓事宜。
該平臺負責人宣稱炒樓運作團隊不經手資金和産權,利潤或虧損投資方、運作方均按七三分成。但在深圳地區業內人士看來,眾籌買房的項目也和普通買房的風險類似,要承擔房價的波動風險,而且由於是大家一起買,後續和處置問題會比較麻煩。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