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新華視點)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黨代表及專家展望五大民生領域新圖景
——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
——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要努力實現新要求,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收分配差距縮小;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
十八大報告關於改善民生的闡述引起代表們共鳴。大家表示,報告不回避現實問題,同時為百姓勾勒出了未來生活新圖景,給民生問題解決提供了廣闊的思路,讓人們看到了惠及全體人民的社會體制改革的完整設計,也讀出了執政黨把握民生脈動的現實追求,讓人堅信中國人民生活會越來越好。
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學有所教”這個中國先賢孔子提出的美好理想,在十八大報告中被賦予新的內涵。
海南省教育廳廳長胡光輝代表認為,十七大、十八大連續提出“學有所教”,集中體現執政黨“教育優先發展”的理念。過去5年,“學有所教”主要體現在解決“上學難”的問題。今後,在解決好上學難的同時,關鍵是要解決“上好學”,提升教育品質,滿足多元化教育需求,實現因材施教。
“教育公平”的實現程度直接影響著人們對“學有所教”的評價。代表們認為,當前推進教育公平的難點主要表現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受教育機會不均等,從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看,主要表現在擇校、異地高考等方面。
“教育公平與否本質上反映了改革步入深水區後,必然觸及不同群體的利益,如何調整這些利益,爭取不同群體之間的最大接受度,也是教育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胡光輝説。
“學有所教”是中華民族延續兩千多年的期盼,也是一個人口龐大的發展中國家為自己設定的艱巨目標。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都呼應著近年來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要點。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代表説,目前正在大力推進教育規劃綱要貫徹落實,在國家統一實施、地方承擔試點以及基層自主改革這三個層面,分別沿著培養模式、辦學體制、管理體制和保障機制這四條軌跡展開,堅持不懈地推進教育體制改革。
醫療: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
“提高人民健康水準!”當被問及對十八大報告哪些話印象最為深刻時,十八大代表、靜樂縣雙路鄉衛生防疫員王元林脫口而出。
十八大報告提出,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這讓64歲的王元林代表非常振奮。“作為一名鄉村醫生,39年來我都是徒步為周圍15個村的孩子看病。感覺這些年來農村醫保不同層次在完善。農民常見病看病難問題不再那麼突出。但和城裏相比還有差距,看疑難症還有困難。”
“病有所醫”是幾千年來百姓的夢想。王元林代表説,臨行前鄉親們就囑託他關注大會在國民健康方面能有什麼新政策。“我希望擴大農村合作醫療所能包含的病種範圍,同時提高合作醫療的報銷比例,完善合作醫療的報銷機制,使得農村參保人員能夠更加便利、快速地報銷醫療費用。在資金、政策方面給予貧困地區資助和傾斜。把先進的衛生技術和專家送到農村,讓農民以較低的價格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住房: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制度方向明確
十八大報告提出“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的新要求,一些代表和專家認為這一要求切中要害。
“深化城鎮住房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但不能無限期拖下去,需要制定時間表。”新華社特約觀察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深化住房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應走“以時間換空間”路線,具體包括以阻止惡性迴圈為目標,實施行政管制的制度;以彌補制度缺失為目標,率先突破核心制度的改革;以攻克制度失序為目標,依序跟進配套制度的改革;以校正制度扭曲為目標,適時推出關鍵制度的改革;以克服制度模糊為目標,持續完善具體制度的改革;以發揮市場機制基礎作用為目標,逐步廢止臨時性行政管制的制度。
收入分配:“雙同步”前景下趨向“更公平”
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收入分配改革是必須儘快突破的改革。”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需要適當調整。當前,勞動報酬比例下降,應適當提升;居民收入比重偏低,國家分配格局需要適當調整。
報告在談及收入分配時強調“公平”。遲福林説,改革要加快培育中等收入群體,我們目前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太低,不利於消費需求的釋放,應把這個當做大事,2020年應把中等收入群體提升到40%左右。實體經濟、中小企業是培育中等收入階層的主要來源。國家應將結構性減稅作為收入分配改革中的大問題加以解決。同時建立收入分配基礎制度。
社會保障:迎接“全覆蓋普惠時代”來臨
十八大報告明確,2020年要建成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具體而言,首先是完善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同時改革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制度;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
社會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調節社會分配的一項基本制度,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報告讓我感受到民生的溫度,把‘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作為加強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提出來,充分突顯了中央對做好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視和關心。同時體現了執政黨的責任擔當。”十八大代表、山西晉城市委書記張九萍説,“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是基本指針,要真正把有限的社會保障資金投入到那些最需要、最期盼、最困難的群眾中。”她説,要加大投入力度,拓寬籌資渠道,探索建立社保基金投入運營制度,確保社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群眾的受保水準逐年提高,讓城鄉居民都能享受到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和完善的成果。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