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蛟龍號潛海獲生物樣品 發現暫難解釋現象

時間:2012-06-23 11:15  來源:新華網

  6月22日,“蛟龍”號在海底採集泥土樣品(大圖)。“蛟龍”號在海底拍攝的生物(小圖)。新華社發

  蛟龍號潛海獲生物樣品

  最大下潛深度達6963米,經過三次下潛試驗,預計明日可衝擊7000米

  綜合新華社電 記者22日從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現場指揮部獲悉,“蛟龍”號在當天進行的7000米級海試第三次下潛試驗中全面完成了試驗計劃,最大下潛深度達6963米。初步計劃在24日正式開展7000米深度下潛試驗。

  據了解,“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第三次下潛試驗在北京時間22日5時開始,潛水器在5時13分入水;5時34分開始注水下潛;8時54分,潛水器第一次坐底,並開始進行布放標誌物、採集樣品等作業。

  在這次下潛試驗中,“蛟龍”號從6962米深的海底獲得生物樣品、礦物樣品、沉積物樣品和水樣,並拍攝了大量海底礦物和生物圖片以及視頻。

  “今天的下潛試驗是7000米級海試以來成果最豐碩的一次。”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興奮地對記者説,“從來沒有誰在這個深度的海底看到過類似結核的物質,並取得樣品。”

  執行這次下潛任務的潛航員付文韜説,“蛟龍”號今天的旅程,證明了7000米的海底並不是一片沙漠,更不是沒有價值的地方,這裡有生物,有礦物質,包含了許多暫時還無法解釋的現象。

  劉峰説:“我們作為海洋工作者,對這些都感到新奇,也都在對自己發出疑問。這些問題,都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研究來給出解釋,這也是研製‘蛟龍’號的重要意義所在。”

  連結

  第四次下潛將衝擊7000米

  據新華社電 據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介紹,經過3次下潛試驗,“蛟龍”號已具備了下潛7000米深度的條件。

  “在這幾次下潛試驗中,我們針對下潛7000米的各種要求,提前對潛水器可能出現的故障進行了充分試驗,力求讓潛水器提前暴露問題,現在潛水器的狀態已經足以執行7000米下潛任務。”

  他還説:“目前潛水器的可調壓載系統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影響潛水器的安全性,但它會對潛水器下潛和上浮的速度産生一定影響,增加水下作業時間。”

  此前在6月15日和6月19日,“蛟龍”號分別成功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下潛試驗任務,最大下潛深度分別達6671米和6965米,創造了下潛深度最大、下潛時間最長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