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我國載人深潛紀錄刷新至6965米之後,“蛟龍”號將再次向新的下潛深度發起衝擊。“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現場指揮部總指揮劉峰昨天透露,北京時間今晨5時,“蛟龍”號將開始執行第三次下潛任務,預計下潛時間為10小時。
據現場氣象預報,試驗海區未來兩天風力4級,浪高將減小至0.5至1米,天氣狀況具備下潛條件。本次7000米海試第三次下潛的具體任務是繼續對潛水器的200多項指標進行驗證和考核,同時對前兩次下潛出現故障的改進情況進行驗證,下潛深度依然是在6960米左右。
“這是計劃中的備選潛次,通過考核的要重復考核,沒有通過考核的要在此潛次中通過考核,為下次衝擊7000米做足準備。”劉峰透露,這次下潛要繼續驗證潛水器在深海的功能和性能,以證實它是一台實用且能為科研人員開展深海研究提供服務的作業型服務的潛水器。
“蛟龍”號第二次下潛深度達到6965米,有人問,為什麼不一下衝擊7000米?對此,“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現場指揮部臨時黨委書記劉心成説,目前完全是按照計劃在開展下潛任務,前兩次重在對技術改進效果進行復核。
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主任金建才也表示,“蛟龍”號去年進行5000米級海試過程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需要技術改進的地方。因此,7000米級海試要本著由淺入深的原則,而不是一下子下到7000米,這需要一個過程。
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于6月19日在西太平洋馬利亞納海溝試驗海區進行了第二次下潛試驗,最大下潛深度達6965米,這個深度距離7000米級的海試目標不過35米,創造了下潛深度最大、下潛時間最長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潛水器還開展了近底巡航、照相、攝像、海底微地形地貌測量,並坐底完成沉積物及海水取樣、標誌物布放等作業。
在第二次下潛試驗中,“蛟龍”號的可調壓載系統曾無法正常實現排水功能,此後兩天一直在徹查故障原因、排除故障並進行潛水器的例行維護。(記者 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