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中國各地的“用工荒”再次出現,類似情況近年來屢屢上演。一些專家和學者認為,每年的勞動力大規模對接反映中國勞動力的流動性仍很大,城鎮化進程仍存在一些困境。
在山東省會濟南市經八路的勞動力市場上,記者遇到了前來找工作的山東禹城農民劉文志。今年39歲的他打算找一份裝修或建築工地的活幹,工資至少一天120元,他説,應該很容易找到。
像劉文志一樣,每年春節過後,中國都有大量年前回鄉的農民要再次回城找工作。幾年前,中國各地政府部門還在為如何幫助農民工找到工作發愁,而這幾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用工需求的增加,他們卻要為如何留住農民工和如何從外地招工而想辦法。
山東省平邑縣永基鑽石有限公司經理張文波最近也在為如何招到合適的勞動力而費盡心思。他説,公司現在的員工能帶來之前離開公司的老員工要獎勵他們3000元,而在10年前,誰想來公司工作都得“走後門”,找關係。
“用工荒”現象反映出中國勞動力轉移已進入“劉易斯拐點”。“農村勞動力供給不再無限,産業、行業、區域間都在競爭勞動力,勞動力價格也隨之提高。”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説。
勞動力價格的上漲,在近幾年春節後的勞動力大對接和重新談判中已顯現出來,一部分企業為招到工人,不得不提高工資。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銀仕來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李勇説,去年初公司將工資上漲20%以上,在此之前公司已連續多年提高工資。
每年的大規模對接,在為勞動力提價提供了時機的同時,也反映出中國的勞動力仍存在很大的流動性和用工關係的不穩定,這種現象在農民工及城市低收入階層中十分明顯。
“我每年年初都要重新找工作,有時一年還要換五六次工作,誰給的錢高我就跟誰幹。”劉文志説,城市生活費用太高,房子更是買不起,自己現在每年賺的三四萬元錢,還要供孩子上學,靠這些錢很難在城市過一輩子,老了不能幹還得回農村老家。
劉文志對未來養老的擔心反映大多中國農民工的擔心。中國人口計生委去年發佈的流動人口發展報告顯示。目前,流動人口社會保險參保率仍然較低。就業的流動人口中,52%沒有參加任何社會保險,特別是在工傷風險較高的採掘、製造、建築業中,參加工傷保險的比例遠未達到《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
張衛國説,城市的高房價、養老保險參保率、勞動者收入不高等因素制約了城鎮化進程,而城鎮化的不穩定和勞動力流動,又將影響到勞動力關係的穩定性,從而放大了中國的用工緊張現象。
有專家指出,2010年中國城市化率是46.59%,而城鎮戶籍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只有約33%,這意味著有13.6%,即1.28億生活在城鎮裏的人沒有實現真正的城市化,這種半城市化現象成為中國勞動力流動性過大的重要原因。
“即使供需每年數量不變,勞動力的流動和重新對接,也會在表面上出現用工緊張或是失業現象,這種就業摩擦在春節過後尤為明顯。”張衛國説。
中國的一些企業已認識到勞動者在城市穩定生活的重要性,為維持穩定的勞動關係,他們已做出了不少努力。在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已為員工提供免費的宿舍,甚至為員工買房提供無息貸款,或是提供廉價的租住房。
山東財經大學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蔚説,提高城鎮化的穩定性和勞動關係的穩定性,最重要的是提高勞動者的工資水準。而目前中國許多企業正面臨著經濟增速放緩和外需不景氣的局面,要想提高工資水準,必須不斷提高勞動生産效率。 (袁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