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貴州遭旱災623萬人飲水困難 不缺水缺水利工程

2011年09月05日 14:00:4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江口縣閔孝鎮新嶺村,村民旱中忙著修水窖。本報記者汪志球攝

黔西縣錦星鄉,一個孩子將手伸入龜裂的土地。本報記者汪志球攝

  核心提示

  截至9月1日,貴州全省88個縣市區遭受旱災,2113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76萬公頃,623萬人、292萬頭大牲畜發生臨時飲水困難,直接經濟損失122億元。記者在貴州旱區採訪發現,乾旱在貴州有些地方是“家常便飯”,這幾年“連旱”更是給農業造成巨大損失,貴州怎樣才能越過乾旱這個“攔路虎”?又該如何科學規劃農業發展?

  “做夢都在修水庫”

  全省水利工程每人平均供水量,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準的59%

  日前,記者驅車行駛在貴州黔西縣的山路,放眼窗外,乾旱造成的景象令人痛心,農田龜裂,秧苗枯死,煙葉幹卷,溝渠不見一滴水。

  停車走進一塊玉米地,玉米葉枯得發脆,摘下一片,打火機一點就著;剝開玉米外皮,灌漿率只有30%。“這樣的玉米,豬都不吃。”當地村民告訴記者。

  “説句實話,鎮上每年下的雨不少,可是我們沒大水庫,留不住水啊,做夢都在修水庫。”黔西縣中坪鎮鎮長周成軍説,鎮上只有一座小二型水庫,最多蓄水1萬多立方米,年初水庫就幹了,不頂事,小山塘碰上今年的乾旱就更不用説了。

  事實上,貴州年降雨量超過1000毫米,人們常説“天無三日晴”。然而,貴州卻很“渴”,大部分地方年年要抗旱,原因是貴州地貌特殊,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土層薄,下的雨留不住,到了地下,造成“地表水貴如油,地下水滾滾流”的局面。

  “不缺水的貴州,缺的其實是留得住水的工程。”貴州水利廳廳長黎平説,貴州全省1896座水庫中,沒有一座大型水庫,中型水庫僅34座,平均3個縣(市)擁有一座。全省水利工程供水量僅92億立方米,每人平均供水量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準的59%。

  面對特大乾旱,加上水利設施薄弱,要想減少農業損失,貴州很艱難。

  據貴州省水利廳統計,截至8月,全省水利部門所轄1.8萬處水利工程蓄水總量為8.03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偏少23.8%。“水是農業的根,沒有大水庫多蓄水,抗起旱來的確有點黔驢技窮。”貴州水利廳有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採訪旱區發現,水利設施有沒有、好不好,對山區農村來説,差別相當大。

  銅仁地區石阡縣白沙集鎮有一個黑山溝水庫,可蓄水172萬立方米,雖然遭遇特旱,可這座水庫還有20%的儲水量,不僅鎮裏人飲用沒問題,灌區內5000多畝稻田收成基本沒影響。

  石阡縣縣委書記趙貢橋説,“這次乾旱,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貴州山區農業原本就脆弱,如果不搞好水利設施建設,更沒有出路,我們已經在加快建設全縣77處應急水源工程,加快修建農村小水窖工程,以發揮水利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作用。”

  今年,國務院批准實施《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其中,2011年至2020年,水利建設大中小微並舉,投資954億元,重點建設521處骨幹水源工程,提高水資源調配能力和保障城鄉安全飲水。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