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跑贏”CPI,公眾感覺“被增長”。對此,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群義認為,統計部門的抽樣統計,不可能覆蓋到所有人,因此數據不可能保證100%準確。(8月4日《京華時報》)
各省區市半年報全部公佈,結果顯示上半年31個省份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贏”CPI。鋻於“不可能覆蓋到所有人”的統計困境,指望每個人都對“跑贏”認可,或許不切實際。換言之,對公眾來説,總有人增加、有人持平、有人下降,這是財富分配的現狀。其中收入持平或者下降的人,在總體“跑贏”面前,就會有一種感覺上的“落差”。
那麼,在我們的統計數據還“不可能覆蓋到所有人”的時候,究竟該怎樣對待居民收入“跑贏”CPI?怎樣對待公眾收入“被增長”的感受?
紙上的數字是抽象而又枯燥的。數據本身沒有意義,只有當數據與公眾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連起來,它蘊含的資訊才能生動起來。也就是説,看待任何一個事關民生的數據,都必須看它的“背後”。豐富、生動的民生故事,往往隱藏在統計數據的背後:有歡聲笑語,也有淚流滿面;有高聲喝彩,也有牢騷滿腹;有富麗堂皇的排場,也有居無定所的憂愁……這些故事,一一對應著老百姓迴圈往復的日子。
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贏”CPI,這當然是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它表明,改革取得了新進展,調控取得了新成效。但有關部門在這個“跑贏”面前,態度要清醒,頭腦要冷靜,時刻牢記它還“不可能覆蓋到所有人”。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關注“跑贏”背後的故事:哪些人的錢袋子還沒能跟上“跑贏”的步伐,哪些人還在“享受”跑不贏的煎熬,哪些地方是在“帶病”奔跑……
成績與問題,常常是一對孿生兄弟,如影隨形。關注居民“跑贏”CPI背後的故事,就是關注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問題和難題,就是關注政府部門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就是關注民生中的短板和疏漏。而這些,應是公權機關想問題的源頭、決策的準星、施政的抓手。若果能如此,老百姓的生活水準才會真正一路“跑贏”。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