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懸賞舉報成為法院調查被執行人財産手段

2011年06月20日 09:57:5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被執行人難找和執行財産難尋是困擾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兩個難點。最高人民法院19日公佈的《關於依法制裁規避執行行為的若干意見》中,強化多渠道查明被執行人財産,即將被執行人報告、申請執行人提供線索和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三種方式相結合。同時,增加了執行實踐中已取得成功經驗的審計執行和懸賞舉報作為補充。

  ——嚴格落實財産報告制度。對於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執行法院應當要求被執行人限期如實報告財産,並告知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法律後果。對於被執行人暫時無財産可供執行的,可以要求被執行人定期報告。

  ——強化申請執行人提供財産線索的責任。各地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要求申請執行人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産狀況或者財産線索,並告知不能提供的風險。各地法院也可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探索嘗試以調查令、委託調查函等方式賦予代理律師法律規定範圍內的財産調查權。

  ——加強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財産的力度。各地法院要充分發揮執行聯動機制的作用,完善與金融、房地産管理、國土資源、車輛管理、工商管理等各有關單位的財産查控網路,細化協助配合措施,進一步拓寬財産調查渠道,簡化財産調查手續,提高財産調查效率。

  ——適當運用審計方法調查被執行人財産。被執行人未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且有轉移隱匿處分財産、投資開設分支機構、入股其他企業或者抽逃註冊資金等情形的,執行法院可以根據申請執行人的申請委託仲介機構對被執行人進行審計。審計費用由申請執行人墊付,被執行人確有轉移隱匿處分財産等情形的,實際執行到位後由被執行人承擔。

  ——建立財産舉報機制。執行法院可以依據申請執行人的懸賞執行申請,向社會發佈舉報被執行人財産線索的懸賞公告。舉報人提供的財産線索經查證屬實並實際執行到位的,可按申請執行人承諾的標準或者比例獎勵舉報人。獎勵資金由申請執行人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負責人介紹,審計執行和懸賞舉報,是作為上述三種調查手段的補充,這兩種方式對於制裁被執行人以轉移隱匿財産等方式規避執行效果良好,因此在若干意見中進行了規定。(記者楊維漢)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