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28日電(記者岳瑞芳)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北京市在面臨“奧運低谷效應”和全球金融危機的雙重考驗下,GDP同比增長10.1%,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更是首次突破1萬美元,在成功經受挑戰的同時,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通過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北京市從建立健全有利於推動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入手,認真搜尋和解決與科學發展觀要求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將科學發展理念貫穿工作始終,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推動首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2009年,北京市進一步完善了市與區縣分稅制財政體制。通過實施新的財政體制,增加區縣財力213億元,將市與區縣財力結構由57:43調整為43:57,大大增強了區縣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能力,強化了效益理念,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務效能。
據介紹,北京市2009年區縣新增的213億元,主要通過“一讓一切”使得政府間財力分配關係得到調整。
所謂“一讓”,一方面,是將增收空間大、區縣徵管效率高的城市維護建設稅、遠郊區縣水資源費、農村電費附加收入由共用收入調整為區縣固定收入,用於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維護和社會事業發展,這就像“種子”一樣,在區域經濟發展的沃土中成長,變成更多的“糧食”;另一方面,凈讓出市級財力,建立功能區轉移支付,按照節能減排、危舊房改造任務、社會保障、公共事業發展、水源涵養、山區生態保護等因素進行客觀的公式化測算,加大對生態涵養發展區、城市南部及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支援新農村和重點新城建設,支援和引導區縣落實功能定位。
所謂“一切”,就是將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項目,“連事帶錢”一併劃轉區縣,由區縣政府統籌安排,調動地方自主發展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在此基礎上,北京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和放大效應,提高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效能,支援民間資金、金融資金與政府資金聯動進入相關領域,集中財力辦大事。其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創新財政支援方式,發揮投融資平臺作用,注重財政資金與擔保、再擔保、政策性保險等金融手段協調配合。
其次,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支援中小企業發展。這其中包括設立規模8億元的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目前已篩選確定了三批18家引導基金合作創投機構,預計可引導社會投資20億元,帶動中小企業資本規模近百億元。
第三,投入資本金7億元,成立全國首家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公司,制定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資金管理辦法,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放大融資擔保規模。2009年,再擔保公司已與14家銀行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提供再擔保授信318億元,實際承保151億元,解決了近2000家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通過上述措施,北京市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為企業應對危機、穩定生産經營創造了良好條件。
[責任編輯: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