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4月13日訊 近日肯亞將臺籍嫌犯遣送大陸的消息引發島內輿論對臺灣詐騙團夥的關注。臺灣《聯合報》報道指出,臺灣詐騙團體高招騙術連“中研院”學者都曾上當。而近幾年臺灣詐騙團夥更是“整批輸出”,足跡遍佈東南亞,連非洲都設有詐騙機房,一路“揚名國際”。諷刺地是,臺灣司法對詐欺犯制裁始終不痛不癢,成為詐騙團夥氣焰囂張的幫兇。
翻開臺灣詐騙史,從刮刮樂、假綁架短信、網路購物,到假檢警監管賬戶,臺灣詐騙團夥不斷推陳出新。他們懂得緊扣時事、有洞就鑽,騙術高明。
2005年,臺灣詐騙團夥開始轉進大陸設置電信機房跨海行騙,臺灣民眾受騙無數,有人因此自殺;臺灣“警政署”為此成立“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啟動各項防堵對策。
而後兩岸在共同打擊犯罪機制基礎下開始合力打擊詐騙,逼得詐騙團夥再將機房往東南亞轉進,仍持續以假檢警手法詐騙大陸人士。
近幾年,大陸與東南亞國家合作“嚴打”詐騙集團,詐騙團夥再將機房轉到非洲、中東、中南美洲等國家,一方面“天高地遠”,一方面吃定當地政府還無防詐能力。
這些詐騙團夥背後,始終有臺灣人的影子。根據臺灣警方非正式統計,兩岸共打機制運作以來,臺灣警方已從海外帶回6000多名詐欺嫌犯受審,但有多少人被關?多少人持續在島外搞詐騙?
兩岸懲罰詐騙犯力道天差地別,大陸會依詐騙金額衡量嫌犯刑度,就算只是車手或打電話行騙,也可能面臨重刑;反觀臺灣,此類案件司法訴訟曠日廢時,最後多半輕判,詐騙金額也追不回來,難收遏阻之效。(台灣網 高旭)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