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臺灣最大的一次燈會。”來自臺北某技工學校的梁雅苓老師和她的先生開心地告訴中新社記者,為觀看燈會閉幕式,兩人6日下午趕往桃園市,在歡快的音樂聲裏,梁雅苓舉著手機拍個不停。
始於1990年的臺灣燈會,一直以傳承民俗技藝為宗旨;每年元宵節,燈會主燈造型皆以該年生肖為主題,輔以副燈、祈福燈區、歡樂燈區等多元花燈藝術。此前燈會多在不同地方的廟宇舉行,今年進行了許多新嘗試。
臺灣“交通部”觀光局旅遊組負責人蔡宗昇告訴中新社記者,2016台灣燈會首次在30萬平方米的區域裏集中展示,主題燈為齊天大聖造型,創歷屆“新高”,燈高達26米,且每隔30分鐘,在鐳射、霓虹、煙霧和音樂的襯托下旋轉360度,讓許多觀光者慕名而來。截至3月6日,為期12天的燈會共接納遊客2000萬餘人次,創下臺灣燈會參觀人數之最。
蔡宗昇説,本屆燈會首次將玻璃運用到花燈中,並輔以聲光電裝飾,開創了臺灣花燈製作的先河。來自日本的植山夫婦告訴記者,近3年來,他們每年都選在臺灣燈會期間來臺旅遊,“每一次燈會都不一樣”。
燈會現場,統一著裝的志工時常引起人們關注。記者看到,在每天接納萬餘人的場地上少有雜物。熙攘的人海裏不時有志工舉著“垃圾不落地,敬天又愛地”、“地球我的家,環保靠大家”等牌子巡遊,一位從事建築業的鄭姓男子告訴中新社記者,他和他的夥伴每天都到會場來服務,“我們的任務是拾垃圾,其實你看我們撿不到什麼東西。”他揮著手裏竹制撿垃圾的工具,很是自豪。
一群日本觀光客下了飛機直接來到燈會現場,他們的行李齊整地存在專門的寄存間,志工的貼心讓謹慎的遊客可放心觀展。“可以安心看到散場啊”,年輕的志工用日語囑咐道。
每天穿梭在場地的志工成為燈會成功舉辦的保障之一。據蔡宗昇介紹,本屆燈會上有9000多名志工參與各項服務。
臺灣燈會也是現代藝術、傳統文化的展示平臺。據介紹,2016台灣燈會開幕式上有境外多個表演藝術團隊進行展演,閉幕式上的演出則是由臺灣各地藝術團及學校組織。臺灣戲曲學院學生表演的崑曲、京劇及民俗文化展示成為焦點,吸引數以萬計的觀眾長時間駐足觀賞,其中大多為青年人。
“忙碌的社會讓元宵節快要被遺忘,希望透過燈會的舉辦,讓民眾重拾元宵節的歡樂,並成為大家在春節期間的共同期待與回憶,也期待塑造出一個國際級特色活動。看到這麼多人來觀看,我們的目標達成了。”臺觀光局業務組副組長陳瓊華這樣説。(完)(記者 張一凡 鄭巧)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