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大陸人看臺灣:培育與留用人才值得思考

2016年03月09日 15:20:46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上周,一個令人難過的消息從對岸傳來。20歲的輔仁大學大一陸生劉騰陽19日晚間在宿舍內上吊身亡,死者沒有敘述自殺原因的遺書,現場留下一張只有4個字的字條:“母,我錯了”。

  這起自殺事件雖為個案,但還是為臺當局的陸生政策敲響了警鐘。民意代表吳育升在質詢“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時就表示,大陸學生在臺自殺身亡事件令人悲傷,現在臺灣當局尚未將在臺陸生納入健保,令社會質疑有關方面對大陸學生在臺安全照護和心理安撫的能力。

  臺灣高校自2011年開始招收陸生。第一年1905人報名,去年則增為2629人,但實際報到人數都還不到招生名額的一半。其中,學士班的報到率第一年為73%,第二年只剩67%。 而香港去年錄取的陸生中就有21名各省市高考狀元。僅港大一校,就有上萬名陸生申請。

  據臺灣媒體評論,陸生赴臺意願不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限制太多。臺當局實施的“三限六不”政策,使陸生沒有健保,不敢看病;不能打工,失去社會歷練;不能在臺灣就業、不得報考公職人員考試,使得陸生畢業在臺灣沒有未來;不編列獎助學金,無法減輕陸生負擔;另外,陸生不能雙主修與轉係;不能辦理手機月租卡、銀行卡、駕照與證照;臺灣開放陸生學士班,幾乎全為私立院校,只有研究所以上,才開放公立大學;凡此種種都使得陸生感受不佳。

  而臺灣本土人才的生存狀況同樣不容樂觀。上周,臺中一家雞排店的生意因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的一句話“火”了一把。郭臺銘説的是“有必要念到博士再去炸雞排嗎?你初中、高中、大學,博士念這麼多,當局補貼這麼多錢,結果你去炸雞排”。原來,雞排店的老闆是42歲的臺灣政治大學博士生宋耿郎。他回到臺中豐原家鄉轉行賣炸雞排,為了吸引顧客到府,還把自己兩年前念“政大”博士班的學生證,當成是招攬生意的廣告。媒體大幅報道後,吸引不少民眾到府,生意比平日增長兩倍。

  雖説行行出狀元,但臺當局教育部門負責人蔣偉寧日前也表示,要以此審慎檢討學用落差問題,希望將落差減到最低。過去,臺灣大學錄取率在三成左右,如今卻是全民念大學還填不滿一百多所大學的缺額,所以就屢屢出現招收清潔工、鐵路道班工,有博士、碩士報考的新聞。而前不久臺灣舉辦不設學歷門檻的初等公職人員考試,36位博士報考的結果卻是全部落榜,也反映了臺灣高學歷人才學歷與實力不成正比的困境。

  名聲在外的人才也有苦惱,比如臺灣大名鼎鼎的麵包師吳寶春。 吳寶春來自屏東縣,16歲北上打拼當麵包學徒。2008年用古法腌熏桂圓幹、混合老面與紅酒,創作出“酒釀桂圓”麵包,獲得“樂斯福杯”世界麵包團體賽亞軍。2010年,再以荔枝幹、有機玫瑰、荔枝酒等元素,烘培出“荔枝玫瑰”麵包,打敗各路菁英奪得世界麵包大師賽的冠軍,被稱為“臺灣之光”。

  上周卻傳出吳寶春因為學歷不符,在臺灣申請大學在職專班EMBA被拒絕。而新加坡國立大學看重吳寶春的傑出技能,來臺面試破格錄取,吳寶春可能要轉往新加坡就學。消息一齣就引發關注, 馬英九緊急要求“教育部”檢討相關辦法,務必要把吳寶春留下來。 馬英九認為,政府重視人才,不是只有努力吸引外來人才,“臺灣之光”更要留在臺灣才行。正如馬英九在自己“臉書”上所説的:“面對全球人才競逐與臺灣少子女化趨勢,未來,臺灣必須用更積極開放的態度,拿出具體可行對策,以吸引優秀人才來臺。而寶春師傅的例子,正好提醒政府也要檢討教育政策,留住本土優質人才。我們在跟時間賽跑,絕對不能猶豫蹉跎。” (記者 陳夢婕)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何建峰]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