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受臺灣攝影家阮義忠的影集《人與土地》驅動,才萌生去看看臺灣鄉村的念頭。阮義忠於1974年至1986年間對臺灣農村進行影像記錄,通過鏡頭心平氣和地講述這片土地的舊時故事:雖物質貧乏,但人與人以誠相待,人對土地心存敬畏。我以前想像臺灣農村的氣質,揣測可能是一種破敗、幽閉的隔絕感:房舍與設施很簡陋,老人留守,不見青年。距他拍攝30年後,我來到臺東縣和南投縣的鄉野,真正拜訪後,其村居的樣貌和人心都徹底顛覆了我的想像。
那座南投的小村莊和自然若合一契,大陸很難找到生態環境如此美好的“綠色農村”了。村裏的房舍簡直是依傍原生草木而建,你隨意走進一條僻靜的小路,頭頂都會潺潺流淌著一片由芭蕉葉、檳榔樹撐起的“綠浪隧道”。林間的學校和書院傳出聲聲笑語,百年樟樹蔭蔽一座土地廟,廟埕中央一位老者悠然坐在藤椅裏,並未因我這個外來客的闖入而面露驚異,反而微笑點頭致意。臺灣客家村落的祭祀傳統流傳至今,我看到其文化內涵和對土地的珍惜緊密聯結在一起。即使遊客漸多,村裏也蓋起了嶄新時尚的現代民宿,但建築選址尊重生態原初樣貌、保護田地和山林,絕不像大陸一些熱門景區為建度假酒店而大肆毀壞自然環境,一排排豪華洋房間寸草不生,荒涼而空洞。
除了人心守護鄉土,臺灣農村更顯著的特點是青年的心願意回歸鄉土。
我拜訪的那個臺東稻米之鄉,盛産優質Q彈的大米,以鐵路飯包(便當)遠近聞名。逛一圈我大致有兩個印象:第一,公共設施齊全到位、生活便利,鄉村中心地段還建有一座展示當地人文風情的“文化故事館”;第二,村裏年輕面孔很多。比如我落腳的民宿,老闆娘本是淡江大學中文系的才女,畢業後拋棄繁華大臺北,回到臺東農村經營民宿。由於書法好,她在大堂兼辦一間書法教室,時有鄉里的稚嫩孩童手拉手排隊前去學寫毛筆字。更耐人尋味的是,一個城市男生環島旅行經過此地,愛上開民宿的女孩和鄉野景致,從此留下,如今育有一雙兒女。
相形之下,大陸農村可能就沒那麼夢幻了。年輕人或外出打工或考到城市,老人留守空巢農村,收入微薄,農村“空心化”嚴重。近年來有些農村乘著電商東風集體性致富,收入滿盈,致富者又大多到城中買房,而村裏公共設施依舊破爛、殘缺,公共空間少人問津。
和開民宿的年輕夫婦聊天,得知臺灣許多青年願意回歸農村,他們從小就不以去大城市紮根為終極夢想,若在臺北、臺中求學中發覺自己同都市節奏、氣質格格不入,便會果斷選擇村居。青年棄城入鄉,從事旅遊業、農耕,或辦文化創意店舖,例如一對夫婦在宜蘭經營鄉村書店“小間書菜”,以物易物,以二手書換蔬果。同時亦有青年擔任鄉村中學教職,一位退休中學歷史老師告訴我,臺灣鄉村教師的待遇很不錯,與城市差距不大,農村孩子因此能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他本人退休後便“隱居”山中,平日種菜喝茶、讀書練字,生活自在無慮。
人心和土地親密無間、和平相處,這是臺灣鄉村留給我的印象。臺灣學者薛仁明曾説,文明是“路上有景致,人家有笑語”。真正文明的社會應有一個雋永、活潑的鄉土空間,安頓好靈魂,讓人心重歸大地。(研究生沈傑群,曾在臺灣淡江大學交換學習)
[ 責任編輯:盧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