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輝(左起)、龍應臺、鄭春山。(中評社王宗銘攝)
東南網4月10日訊 據中評社報道,臺灣“文化部長”龍應臺9日下午前往新北市金瓜石與水湳洞礦業聚落,了解“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園區”規劃情形。她表示,日本在二戰期間徵召許多臺灣年輕人上戰場,其中有不少人是被派去做戰俘營監視員,日本戰敗後,臺灣監視員有些被送到國際法庭上審判被判死刑,而這些歷史似乎沒有被深刻討論。
龍應臺説,園區內只豎立追思戰俘紀念石墻與紀念碑,沒有提及臺灣人的處境,政府應深刻討論過去這段歷史,不能只跟著戰勝國邏輯去寫歷史,過於單一的歷史觀確實值得檢討,她希望後續能與社區居民及相關單位溝通戰俘營遺跡合適的紀念呈現方式。
1942年8、9月間,日軍開始將在新加坡、菲律賓與荷屬東印度群島投降之盟軍戰俘送往臺灣,第一批532名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戰俘從新加坡被押上日本戰俘船“英倫丸”,抵達基隆港後,戰俘步行跋涉,11月14日抵達金瓜石等戰俘營,從事銅礦開採工作。日軍在二戰期間在臺灣各地設了15個戰俘營,俘虜總人數4350人。戰俘營于1945年9月6日關閉撤離。每年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固定在11月第2個星期日舉行追思儀式,追思石墻上所刻當年被關在全臺各地4000多名外國戰俘姓名。
龍應臺參觀戰俘營遺址時,由88歲的張阿輝解説。老先生訴説,戰俘營原地原本叫做“溫州寮”,自清代起就有一批溫州來的苦力開採礦藏,二次大戰末期被日軍迫遷走,專門用來做為盟軍戰俘的集中營。從1942到1945年間,超過一千名來自南洋的英國、澳洲、荷蘭籍軍人,被送到金瓜石強迫入坑開採銅礦,高達40%的戰俘不堪饑疾交迫,受虐而死。
[ 責任編輯:焦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