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3月4日電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3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
俞正聲表示,要貫徹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深化政協委員與臺灣民意代表機制化交流,加強與臺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民意基礎。
臺媒:報告增列兩項重要資訊
報告內容引起臺灣媒體的廣泛報道與關注,臺“中央網路報”3日晚刊文分析稱,與2016年政協工作報告相比,2017年政協工作報告的涉臺篇幅略短,但同樣提到了“堅持九二共識”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流對象則從“青少年”擴大為“青年一代”,且增列了“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
至於2016年報告中提到的“繼續發展與臺灣有關社會組織和團體的聯繫交往,促進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合作”,2017年則轉變為“深化政協委員與臺灣民意代表機制化交流”,將對象鎖定在“民意代表”。
此外,2017年政協工作報告裏提到的交流對象,除了“青年一代”以外,還增列了“加強與臺灣“基層一線”的交往交流”。
學者:防範蔡當局“軟性臺獨”
在2016年的工作報告中,也有提到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但今年不同的是在“臺獨”之前加上“任何形式”。
對於2017年政協工作報告在反對‘“臺獨”基礎上,強調了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研究所所長朱松嶺教授指出,用“任何形式的臺獨”就可以涵蓋包括防範“臺獨”、遏制“臺獨”等在內的所有內容。
朱松嶺分析認為,520民進黨當局上臺執政以後,蔡英文一直沒有明確地表明對“九二共識”的態度,對於國民黨執政期間兩岸的政治基礎採取回避的態度。民進黨當局單方面改變現狀,使得兩岸互信全無。
其次,民進黨重新上臺執政以後,採取了很多隱蔽的手法推動“軟性臺獨”,通過所謂“轉型正義”的方式,採取一系列“去中國化”的措施。此外,蔡英文對“大法官”的認定,也顯示出走“釋憲臺獨”之路的可能性。總之,蔡當局現在採取的形式非常之多,而且手法更加隱蔽,因此,危害性就更大。
從這些方面來看,用“任何形式的臺獨”就可以把防範“臺獨”、遏制“臺獨”等所有內容都囊括進去。這其實也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講話時提及的“六個絕不”思想的進一步闡釋。
媒體:透露未來大陸對臺工作重要方向
2017年政協工作報告將交流對象從臺灣“青少年”擴展為臺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
對此,中評社認為,這至少透露出今年大陸對臺工作的兩大訊息:一是對臺大政方針不變,兩岸各種形式交流協商需堅持“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并強調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
二是要加強與臺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的交往交流,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
中評社認為,這是未來大陸對臺工作的重要方向和著力點,相信會對兩岸關係的深化産生積極而重要的影響。
解讀:向國際社會闡明立場以作警示
此外,在2017年政協工作報告中,俞正聲闡述對外交往時表示,支援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與相關國際組織聯繫交流,就臺灣、涉藏、涉疆等問題闡明我國政策主張,維護國家核心利益。
對於2017年報告將臺灣與涉疆、涉藏問題放在一個高度上,而2016年並沒有提及臺灣,大陸傳達什麼信號?朱松嶺指出,這是是因為兩岸雙方沒有互信,大陸擔心臺灣方面通過一系列所謂民間交往的方式,拉近臺灣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所謂的民間關係,逐步使得這些民間關係走向“準官方”或者向官方過渡的一種“臺獨”方式。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大陸明確表明瞭態度,以區別於馬英九執政時期,馬英九時期,兩岸有“一個中國”的政治基礎,建立了互信,我們處理臺灣當局很多事務的時候,都是放開的。
但是,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我們必須向國際社會闡明,我們的態度發生了變化。讓世界各國明白,現在的臺當局跟以前的臺當局不一樣,我們把立場提出來,以作警示。(張申 李萌)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