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10月18日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17日晚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拍板“電業法”修正方向,強調展現“邁向非核家園”及“啟動能源轉型”的決心。不過與“空心蔡”一貫作風相同,這一次的能源政策調整依然呈現空心狀態,究竟方法為何?效果如何?蔡未給與充分説明。而18日“政務委員”張景森拋出“秋天節電”話題,遭輿論譏諷蔡當局只會“用愛發電”、“臉譜節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蔡在17日會議中特別強調,電業法改革過程,一定要做到“穩定電力供應”與“維持電價平穩”。而18日“政務委員”張景森卻拋出“秋天節電”,馬上有反核人士回嗆張“恐嚇、欺騙”,顯然各界對於是否缺電,仍有不同判讀。
臺媒指出,民進黨過去並不信任臺電數據,但如今執政,卻也不能忽視臺電所提警訊。如果連主管電業的“政務委員”都要在秋天發出節電的呼籲,蔡當局在邁向“2025非核家園”之前,如何一方面將核電廠陸續除役,一方面又能避免缺電?這絕非空有“理想”就能辦到。
蔡應該也察覺其中的矛盾,因此特別強調“要採取穩健的改革程式”。但電力影響經濟、民生至為巨大,對於可能遭遇的問題,必須務實以對。蔡當局沒説的是:要讓綠電快速到位,有沒有期程規劃?真能補足核電退場的能源供給?縱使可以,電價能夠維持不漲?或者,要漲多少?百業負擔得起嗎?
臺媒文章稱,核電問題長久以來就具高度爭議性,民進黨贏得執政權,雖有利於推動“非核家園”的理想,但執政須考慮完整面向,追尋理想的同時,也應兼顧現實。核電不僅攸關民生,更該是臺灣重要的經濟及能源戰略。難道蔡當局除了被譏諷“用愛發電”,只會在缺電時,透過臉譜網呼籲民眾節電?(台灣網 高旭)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