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國史館”禁大陸及港澳學者調閱檔案,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表示非常不恰當。(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7月30日訊 臺灣“國史館”自8月1日起,將謝絕大陸及港澳地區學者調閱館藏資料,此事引發兩岸學者譁然。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今天(30日)表示,此舉非常荒謬,“本來史料就是公器,開放才是正途”,民進黨要求國民黨公開黨史,卻歧視部分地區,不準人家看自己歷史,心態可議。
8月1日起拒絕大陸及港澳學者調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灣“國史館”珍藏大量1949年以前的蔣介石與民國檔案,向來是兩岸研究近代中國史學者必訪之地,以往閱覽對象不設限。28日臺灣“國史館”網站公告“‘國史館’館藏檔案史料開放應用要點”,依此要點,大陸地區人民無法調閱館內資料。新實施要點被外界批評“文化臺獨”,刁難大陸及港澳地區對民國史的研究,並放棄與大陸的歷史話語權競爭。
據報道,臺灣“國史館”館長吳密察520就任後,就著手修改館藏借閱規則。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吳密察29日表示,“國史館”以前做法是“放牛吃草”,8月起回歸“政府資訊公開法”規定,檔案往來,需以互惠為原則。
吳密察稱,他在520上任後,發現館內同仁沒有“檔案法”的概念。他強調,現在要回歸法制,涉及機密、個資保護的史料,須由“國史館”審核後決定準駁。吳密察稱自己也很想解套,希望“國史館”可以與位於南京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建立機關對機關的互惠關係。
國民黨黨史館:蔡當局大走民主回頭路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國民黨黨史館主任王文隆批評,蔡英文當局在“國史”檔案管理上走回頭路,將阻礙檔案利用。他説,“國史館”的鎮館之寶“大溪檔案”,就是過去黨史館捐贈的最大宗、重要的文物。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年7月曾公開呼籲,兩岸未來能“共用史料”,兩岸都要公佈檔案,不能有禁區,且要自由寫作,這也是去年底“習馬會”的共識之一。
王文隆説,過去“國史館”與黨史館管理模式接近,都以使用者角度,讓民眾只要查到目錄,都盡可能可以調閱,“政府”檔案盡可能開放利用。如今“國史館”管理改比照“檔案管理局”的管理者角度,援引“‘政府’資訊公開法”規範,將大陸、港澳地區民眾與臺灣及其他地區民眾有差別待遇。
王文隆認為,“檔案愈公開,才能讓更多人了解想法,爭取支援。”他質疑,蔡當局力推“促轉條例”草案“立法”,要以公權力逼迫國民黨與黨營組織,開放政治檔案,但對於“國史館”的管理卻反其道而行,在館藏管理改採封閉式管理,大走民主回頭路,不利學術研究。
臺媒:蔡英文就職宣示破功
臺灣《聯合晚報》29日發表文章指出,蔡英文就職前曾宣示要全面公開威權時代檔案的諾言,在“國史館”欲限縮學者查閱檔案的規定下破功。
文章説,在過去,“檔案局”對白色恐怖時期檔案有嚴格規定,一直遭人詬病。包括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許信良與多位政治受難者家屬,都曾嚴詞批評“檔案局”對政治檔案的規範仍停留在威權時期,甚至連受難者家屬欲查閱相關資料,都曾受拒,荒謬至極。
蔡當局上臺前後,不只一次宣示要在兼顧個人隱私情況下全面開放相關資料,並借著“修法”、制定相關“法律”,讓真相對外公開,如此才能促進和解,“為黑歷史劃下句點”。從蔡當局的這番宣示可知,民進黨當局顯然認為目前“檔案局”或是“‘政府’資訊公開法”的相關規定,已不符合其執政理念與“轉型正義”價值,需要修改。
文章認為,撇開其後是否有無政治考量不談,館長吳密察所稱機密或個資文件需要逐件準駁,但其機密或個資的定義為何?已不止一次引發爭議,且相關法規並無明確定義,不能僅以“概念”作為嚴審理由。這種倒退萬步的作法,不僅與蔡英文宣示的要追求真相的立場相違背,也與當局有責維護人民知的權力上,完全背道而馳。
洪秀柱:非常荒謬 心態可議
據臺灣《旺報》報道,國民黨主席洪秀柱30日上午受訪時針對此事表示,這個做法非常荒謬、走回頭路,違背世界潮流,“本來史料就是公器,開放才是正途。”
洪秀柱30日上午參加黨內“青年菁英共識營”前受訪表示,民進黨用“促進轉型正義”等説法,要求國民黨各個機構對黨史都要公開,提供檢視、調閱,必要時可以封存。為什麼對自己的歷史反而不讓人家了解,尤其對港澳和大陸人民非常歧視,不給他們看,“這個心態可議,非常不恰當。”(台灣網 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