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面向南部關注基層 大陸高官訪台漸成常態

2015年12月28日 15:15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的休閒農業發展較早,圖為南投縣的清境農場。

  2008年臺灣政黨輪替後,海協會海基會恢複製度性商談,同年臺當局開放大陸游客赴臺遊;2009年兩岸全面實現“三通”、2011年陸客赴臺自由行正式啟動……兩岸交流交往出現前所未有的熱絡景象。期間不少大陸高層官員率團訪台,在島內引起很大反響。而大陸訪台團組先以廣泛聯誼為主,經濟合作是主菜,繼而更多地面向南部面向基層。隨著訪台漸漸成為常態,他們訪台灣的視角又有新的內容。

  高層訪台,從現象變常態

  12月9日,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率團抵達臺北,從北到南展開為期8天的參訪行程。臺灣媒體評論指出,陳德銘訪台,過程平和,民眾普遍友善並以禮相待,印證兩岸交流互動日益深化,增進了兩岸人民的彼此了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大陸高層官員訪台,始自海協會會長訪台。2008年11月,陳雲林率海協會協商代表團訪台。這是1949年以來,大陸授權的層級最高的官員訪台。相較今日,當時的氣氛大不同。兩會當年協商的主要議題包括貨運包機、海運直航、擴大週末包機直航以及研商建立兩岸食品安全通報機制等。這些事關民生的議題,兩岸期盼已久。然而,海協會代表團還沒到臺灣,綠營就聲稱要杯葛。代表團抵臺北,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帶綠營支援者將其困在酒店近8個小時。當時情景挺緊張,好在有驚無險簽訂了相關協議。

  曾幾何時,在島內“匪諜”、“統戰”唯意識形態的社會氛圍中,大陸高官訪台,在島內是敏感到碰不得的話題,曾經一次次被“抹紅”、“抹黑”。他們能入臺,本身就是兩岸關係的突破。隨著兩岸交流交往日益深入,隔閡和誤讀有所消散,在今日,這個話題已沒有了操弄臺灣社會的能量,不太可能發生圍堵酒店這樣的事情。當大陸高官訪台從一種現象變成一種常態時,折射出的是兩岸關係的深刻變化。

  “地方大吏”,臺媒怎樣看

  大陸高官訪台,島內媒體的視點也有變化。

  首先被關注的是“訪台熱”。領軍“2009年桂臺經貿合作論壇”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飆,是大陸第一個訪台的“地方大吏”。2009年當年就有超過10位大陸省部級官員密集訪台,島內媒體形容為“兩岸交流春暖花開”,認為大陸高官的“訪台熱”象徵著兩岸雙向、高規格的大交流時代到來。由大陸各省省長帶隊的經貿參訪團赴臺,已成兩岸交流的重要平臺。

  每一位大陸高官訪台,島內媒體都十分關注,長槍短炮緊跟。開始最關注的是行程問題、“南北問題”。誰第一位跨越濁水溪、第一位到南部參訪,誰第一位北進南出、第一位南進北出,誰會見了什麼人等等,訪台行程安排的點滴變化,都會被臺媒拿來作大標題。

  大陸高官訪台帶來什麼?政黨智庫與學者往往將其視為大陸對臺政策的重要指標。最初大陸高官訪台,多定調“走親訪友”、“經貿採購”,這與當時兩岸關係現狀以及島內經濟狀況密不可分。兩岸曾經長久分離,骨肉親情也需要慢慢敘舊和重新認識,“地方大吏”訪台,都會以圖片、文字、展覽等多形式全方位展示各個省市的風土人情、特色産業等;同時也會通過近距離走訪,了解真實的臺灣。經過2008年金融風暴,各省參訪團在臺達成的投資合作以及採購協議等,亦為臺灣的經濟復蘇和産業轉型添了一份力。

  赴臺“補課”,看“臺灣的強項”

  島內媒體關注到,此次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訪台,要看的又有了新內容。陳德銘説,來“補課”,要看“臺灣的強項,大陸的弱項”,其中包括農業、生技、養老、旅遊、志工服務等領域。

  先看“養老”。陳德銘抵臺第一天就到長庚養生文化村參訪。他説,大陸60歲以上老人已超過2億人,養老成為各界關注的問題。臺灣發展養老事業時間較長、經驗豐富,此行來臺灣學習討教,希望以後有機會合作。

  還有精緻農業。陳德銘説,他10多年前到臺灣就曾經很震驚,臺灣農業所佔的比例雖然很小,但每個農民所能創造的農産品增加值,卻是大陸農民的六七倍。此外,臺灣的農會模式,更是能讓“小農”變“大農”。此行要近距離觀察和探討精緻農業。

  養老和精緻農業,是近年來其他大陸“地方大吏”共同關注的熱點。臺版“開心農場”在大陸各省市都成為發展迅速的新興産業,而臺灣剛好有先進的農業科技和休閒農業的管理經驗。如果兩岸可以深度對接,不僅關係到兩岸農業産業升級轉型,更能為年輕人提供創業新舞臺。今年10月江蘇省副省長許津榮訪台也關注養老,到長庚養生文化村取經。“銀發商機”,成為兩岸産業合作的一個新方向。

  大陸高官來臺,已不僅是了解臺灣的風土人情,或是跟政黨領袖開閉門會議、跟企業簽採購單,而是走進社區、田地,實地了解産業狀況,他們在尋找兩岸取長補短、産業深度對接的連結點。兩岸關係走到新階段,經貿往來需要升級。剛剛落幕的兩岸企業家臺北峰會上,正如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所言,只有兩岸産業深化合作,持續推動兩岸合作交流,才能達成讓民眾有感、利益共用的目標。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