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慰安婦”還在等道歉 臺灣各界呼籲日本正視歷史

2015年08月17日 08: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日軍徵召慰安婦公告。(資料圖片,自臺媒)

  

   臺籍“慰安婦”抗議。(資料圖片,自臺媒)

  臺灣社會如何看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月14日的戰後70週年談話?臺當局領導人馬英九15日在公開場合回應,盼望日本政府持續正視歷史,以更誠懇、更前瞻、負責任的態度,採取具體行動。同一天,臺灣30余團體集會紀念日本投降70週年,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指出,安倍談話用辭藻掩蓋戰爭罪行,至今仍不承認“慰安婦”存在,説明其並非真心懺悔。

  血淚的歷史不能遺忘

  馬英九15日在臺北出席“從戰爭到和平: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週年紀念特展”。他在致辭時表示,侵略的錯誤或可原諒,血淚的歷史不能遺忘。盼望日本政府持續正視歷史,以更誠懇、更前瞻、負責任的態度,採取具體行動。

  他表示,70年前的今天,當時的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特展”今日開幕,讓民眾了解抗戰時期先賢先烈的犧牲奉獻,並體會到和平的可貴,別具意義。

  針對安倍晉三14日發表的戰後70週年談話,馬英九表示,日方未來應做得更多、更好,尤其是針對“慰安婦”的問題。他説,日本軍國主義者從120年前奪取臺灣、84年前強佔東北,到78年前全面侵華,造成中國數千萬軍民傷亡、數千億美元財産損失、上億人民無家可歸的慘狀,其侵華帶來的傷害可説是各國之最。

  馬英九表示,展覽展出的史料照片及文物,也將臺灣民眾在日本殖民統治下深受戰爭之苦的情況描述得非常清楚。這些歷史證據在提醒我們,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有著密切的關係。

  安倍沒有由衷道歉

  包括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勞動黨、新黨、中華統一促進黨、中國統一聯盟、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等30多個團體共同組成的“臺灣各界紀念對日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週年共同行動連線”,15日上午在臺北日本交流協會大樓前集會抗議,參與者逾500人。

  抗議活動現場,人們頂著炎炎烈日,拉起寫有“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復辟,維護亞洲和平”“日本反省侵略戰爭罪責,認錯道歉”等字樣的橫幅標語,高呼“侵略歷史不容篡改”等口號。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致辭時表示,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臺灣光復,臺灣人民有責任與權利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復辟,並提醒日本過去對兩岸人民造成的傷害。他還批評説,安倍言行不一,沒有由衷道歉。

  戚嘉林指出,安倍14日的談話用辭藻掩蓋戰爭罪行,至今仍不承認“慰安婦”存在,説明其並非真心懺悔。日本政府應面對歷史、正視歷史。

  反“臺獨”青年團體“抗獨史陣線”的召集人林明正表示,安倍若是真心道歉,應該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下跪,日本政府還應該向“慰安婦”賠償。

  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副總會長林燿呈認為,安倍無心道歉,仍在進行軍備擴張,臺灣民眾要保持高度警惕。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副主席陳福裕則説,安倍政府必須深刻反省侵略歷史,走和平的道路。

  在集會現場,人們還表演了短劇,批評安倍政府以各種倒行逆施的手段破壞亞洲和平,諷刺李登輝的媚日醜行。最後,參與團體代表向日本交流協會專員遞交了抗議書。

  年輕一代需更多了解歷史

  前些天的“反課綱”行動中,一些臺灣中學生竟聲稱部分慰安婦出於“自願”,在島內引發爭議。14日晚,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在臺北日本交流協會附近的慶城公園舉辦晚會,以詩朗誦、音樂、戲劇、舞蹈等形式,呼籲勿忘日本在二戰期間對“慰安婦”犯下的滔天罪行。

  安倍僅以回顧歷屆內閣歷史認識立場的方式間接提及“反省”、“道歉”,並宣稱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不應肩負“謝罪的宿命”,引起臺灣婦女團體人士的強烈不滿。晚會上,臺灣婦援會董事長黃淑玲致辭時指出,安倍不承認強徵“慰安婦”是對女性的迫害,是戰爭性暴力。臺灣“慰安婦”阿嬤們長期抗爭,應該為臺灣社會所重視。

  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康淑華説,臺灣目前所知仍然健在的“慰安婦”阿嬤只剩下4位,歷史不應隨著老人的消逝而被遺忘。她還表示,安倍談話依然回避反省歷史,令人遺憾。

  臺灣現代婦女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美薰也表示,日本政府對二戰罪行至今不面對、不負責、不道歉,她感到失望和憤怒。臺灣展翅協會秘書長李麗芬則表示,“慰安婦”是日本政府有組織地縱容男性對婦女性侵害,受害者站出來需要非常大的勇氣,但爭取了那麼多年,卻始終換不得一個正式的道歉。臺灣勞動人權協會執行長王娟萍表示,日本至今不願正視這段歷史,近年又有走向軍國主義的跡象,讓人不禁擔心。

  晚會現場,臺灣大學一年級學生蔡憲榮接受採訪時説,他在社交網路上看到晚會預告,就和幾位同學一起來了。他説,歷史教科書上對“慰安婦”的介紹只有很短的一部分,年輕一代需要更多地了解歷史。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