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要改革?要選票?臺灣“大鍋飯”福利為何難打破

2015年07月07日 08:0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的管理體制,也有“大鍋飯”,而且屢屢告急,吃的人多了,財政不堪重負,社會上改革呼聲不斷。由於這些“大鍋飯”涉及千家萬戶的福利,是選民的“奶酪”,誰推動改革,很可能失去選票,所以改革一拖再拖,“大鍋飯”勉強支撐。

  據《聯合報》文章披露,臺北市最新的政策構想涉及老人福利政策,擬針對重陽敬老金、老人乘車優惠、健保補助,訂定排富門檻。排富者,排除較高收入者也。消息一齣,島內各方多半冷眼以對。儘管很多人理性認知財政的負擔已在危險邊緣,但臺灣福利支出以“民意”為名向來只增不減,給出去的“好康”怎敢砍掉?其他財政缺口更嚴重的縣市首長,以選票考慮為先,不敢輕言跟進改革。臺灣的財政及福利政策黑洞越來越大,許多人在思考,“大鍋飯”還能吃多久?

  “軍公教退撫制度”負擔重

  島內的“軍公教退撫制度”,就是各界“預知會破産”卻誰也不敢動的。

  軍公教,在臺灣是軍人、公務員、教師的合稱,退休後的福利待遇相對優厚,包括:月退休金可隨軍公教調薪而調整;每年有三節(春節、端午和中秋)慰問金和1.5個月月薪的年終慰問金;子女可比照現職人員享有教育補助,領到大學為止;死後,父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等遺族,也能選擇繼續領相當於月退俸一半的月撫慰金。退伍軍人還享有水電及健保費補助……這些福利,已成為島內財政的沉重負擔。

  臺灣退休軍公教超過50萬人。前兩年有媒體算了一筆賬:退休軍公教人員享有年利率18%的優惠存款,當局一年要支出801億元(新台幣,下同),年終慰問金要202億元,公股銀行退休員工也有優惠存款。各種總支出幾千億台幣,超過臺灣18個縣市的年度預算。

  “福利五花八門,羨煞一般勞工”。以勞工與公務員都工作30年、退休時薪水均為53340元計算,勞工退休後只能月領2.5萬元左右,而公務員因享有18%的優存利息,約可每月領近6萬元,差異不小。

  軍公教經常成為眾矢之的,被認為“會導致臺灣破産”。前幾年鬧得沸沸颺颺的“18趴”風波,也與此有關。“公”人享有18%或13%的優惠存款利率,民進黨曾大力抨擊,結果發現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也在照領不誤,每個月光拿利息就有6.28萬元。

  前幾年臺灣發生要求刪除退休公務人員年終慰問金的風波。馬當局陷入兩難,若不作改變,抗議聲高漲,但大幅調整也會引發軍公教人員的不滿。馬當局思之再三,決定大砍慰問金,可領取者大大減少,只有幾萬人可領取,受影響人員超過38萬人,軍公教對此反應“有被迫害感”,但輿論風波總算暫時平息。

  “老農津貼”滋生假農民

  臺灣的“老農津貼”1995年開始發放,這項福利由當局預算支出,逐月發放。申領老農津貼的資格,要年滿65歲,申領時參加農民健康保險(“農保”)6個月以上。

  由於申領資格標準低,有漏洞可鑽。而且對“農民”的認定標準較為寬泛,查證程式不嚴格,使得大量非農民申領了津貼。臺灣現行法令規定,名下有0.1公頃(1分)農地或林地即可認定為農民。在相關制度的利益驅使下,“1分地農民”、“紙上農民”越來越多,於是引發了島內農地越來越少,而“農民”卻越來越多的怪現象。

  臺相關部門統計資料表明,截至2013年底,臺灣農業就業人口為54.6萬,而當年核發老農津貼66萬人次,明顯有很多假農民“魚目混珠”。

  老農津貼支出影響了臺灣財政資源配置,擠佔了農業預算。臺“農委會”約有822億元預算用於福利及補貼,佔總預算額的67%,而産業輔導預算僅為74億元、佔6%,“養老”遠重於“創新”。

  老農津貼政策,每逢選舉便成為臺灣兩大黨“開支票”、“端牛肉”的纏鬥陣地。津貼錢數,每逢選舉都要上演加碼戰,已經上調4次,從每月3000元增加到7000元,核發人數從最初的36萬人增加到六七十萬人。為討好選民,支票一旦開出就少有人會反對,增額由財政直接承擔,形成“逢選就漲,易放難收”的局面。由於負擔沉重,臺當局著手規劃農保改革,如推遲領取年齡、與勞保整合等,但改革目標不容易實現。

  “大鍋飯”誰敢動

  “大鍋飯”改變難。《聯合報》文章指出,臺灣的軍人退撫基金今年已見赤字,可預料惡化會加速。但誰會去改革?兩年前有關當局還提出“臺灣公務人員的退休所得為全世界少數最高標準之一”,但現在臺面上的政治人物誰敢重彈此調?眼前大鍋飯只要能多吃一口,又有誰在意“明天過後”的情景?

  文章説,所謂的“大鍋飯”,包括健保,包括越來越擴張的特定族群的福利(如老農津貼),包括早應整合的年金改革……這些問題,誰談起來都是義正詞嚴“必須改革”,但民眾只思鞏固既得利益,政黨永遠向選票低頭,對改革敢説不敢做。

  例如,年終慰問金好不容易已縮小發放範圍,在“每年檢討”之時,有“立委”連署主張恢復發放。納稅人豈不知寅吃卯糧、禍延下一代的危機?但人人都往“吃大鍋飯”心態靠攏。馬英九在今年520就職7週年時説,“改革得罪支援者不後悔”。但島內媒體認為,臺執政者怯懦不前,鮮有哪項“得罪支援者”的改革在進行中。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