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致重(右)前次訪台時,曾和《無米樂》的昆濱伯見面,被認為是逾越先前申請的行程。圖片來源:臺灣《旺報》
據臺灣《旺報》報道,今年4月底才以嘉賓身份應邀赴臺出席“辜汪會談20週年紀念活動”的前海協會長汪道涵兒子汪致重,如今卻因訪台行程與申報不符,遭拒絕入境,禁止自由行3年、商務行1年。人在太原的汪致重接受臺媒記者電訪時強調,這項限制大陸人士訪台自由的法令不合時宜,“對兩岸交流是很大的傷害”,呼籲修法。
繼承父志、為兩岸交流奔走的汪致重,曾多次赴臺,但今年1月他訪台因先後與嘉義縣長張花冠、《無米樂》昆濱伯見面,不在申請行程中,被臺當局移民部門下了禁足令。
不知情誤觸法令
汪致重和昆濱伯已是舊識,今年5月他拜訪昆濱伯時,見到自己認養的稻田已結穗,吃到自種稻米包的肉粽,開心不已,説好6月要再訪台,跟昆濱伯一起收割稻米,以和昆濱伯有更深的交流。
他還打算帶著從美國回來的小兒子一同訪台體驗割稻趣,未料到出發日,全家人興衝衝到機場,卻落得無法出境。
汪致重難掩失望地説,小兒子因未滿18歲,必須由父母陪同,因此也無法“代父出征”,讓他特別難過。全家人焦急苦等10天后,依舊無法成行。
汪致重因是汪道涵之子的特殊身份,赴臺和哪些人接觸,不免牽動外界敏感神經。尤其常年關心農民的他,多次深入南部農村,走訪台南、高雄、屏東等地,都是民進黨大本營,也曾和南部縣市首長見面,更容易被拿放大鏡檢視。
但在訪談中他避談敏感的政治問題,僅強調“法律”本身存在的矛盾。他表示,執法單位臺移民部門沒有錯,但臺灣並未事先向商務人士明確表明哪些事不能做,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觸法令,這當中存在瑕疵。況且,3年不能赴臺自由行、1年不能商務行,這道懲罰確實太嚴重了。
法律執行有矛盾
更值得探討的問題則是法規本身已不適用。他説,當時法規成立背景是兩岸剛開放,民進黨存有很大的憂心,但事隔多年,時空背景已不同,隨兩岸往來日益密集,每年兩岸往來人數動輒幾百萬人,臺灣應該檢討法規是否仍有存在的意義?他認為,這道法令應與時俱進,不該守著舊有思維。
他坦言6月無法順利赴臺令他非常失望,尤其要帶著太太及兒子一同割稻,本是一樁美事,卻被斷然喊卡。
近年來努力促進兩岸民間交流的他,擔心無法赴臺,阻礙兩岸交流,他不諱言這對兩岸是“很大的傷害”,目前他僅能邀請臺灣人士造訪大陸,以利兩岸交流工作繼續;同時他也向臺移民部門提出了書面説明,解釋自己不了解法規制度,盼能考慮解除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