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兩岸共同投資的《神醫大道公》拍攝現場。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7月22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在頭版頭條報道,兩岸合作拍攝電視劇的影視交流正式起跑,由廈門市委宣傳部、廈門廣電集團、北京春天傳媒等與臺灣民視共同投資拍攝的《神醫大道公》,演員鄭少秋、袁宏等十五人于二十一日浩浩蕩蕩來臺取景。由於這是兩岸批文通過合作的第一齣戲,“搶頭香”的主流頻道又是親綠媒體民視,整齣戲在開拍過程備受關注。
《神醫大道公》引起高度關注,因過去兩岸合拍多為製作公司,正式開放影視合作政策後,民視頭一個以主流頻道與大陸合拍電視劇,拿的批文號為第一號,意指劇組不需要再像過去合拍戲偷偷摸摸,這次大陸製作團隊可以“名正言順”公開在臺取景,未來這幾天將到野柳、阿里山,鄭少秋昨日頂著烈日穿古裝拍戲,但卻一副氣定神閒。
廈門廣電集團總經理曾雪濤表示,兩岸合作首先要選擇兩岸觀眾都有興趣題材,為了尊重信徒感受,廈門廣電慎重地先與廈門滄海青礁慈濟宮討論劇本,再傳給臺灣保安宮。據知,原本劇情以民間傳説保生大帝與媽祖感情糾葛為主,但臺灣保安宮認為不妥,加上大陸北方人對“保生大帝”了解不多,考量市場因素,“媽祖”角色取消,劇名也改為《神醫大道公》。
與臺灣親綠媒體合作,曾雪濤低調説:“製作節目本來就是商業考量,我們也跟很多電視臺談過,但跟民視最投契。”民視表示,臺灣和廈門地理位置距離近,風土民情也相似,有適合兩岸風土民情的故事題材,民視未來還會繼續和大陸有更多合作機會。
兩岸合作跨了一大步,其他幾家電視臺樂見其成,臺灣中視副總林皞維表示,製作國語劇題材,中視最適合,“兩岸能共創、共用,這是一件好事。”也有圈內人認為,民視被民進黨包袱壓著,現在積極開拓大陸市場,除了找渠道解決生存壓力問題,也有向大陸示好意味,東映製作公司總經理梁漢輝則表示,民視因背負的色彩,難免會被放大來看,但能促成兩岸更積極合作,這有正面性的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