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國務卿克林頓訪華看中美關係未來發展

時間:2009-02-23 08:03   來源:新華網

  2月2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新華網北京2月22日電題:新聞分析:從美國國務卿克林頓訪華看中美關係未來發展

  新華社記者常璐、侯麗軍、孫奕

  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22日結束了40小時的中國之行。這不僅創下了美國國務卿就任後最快訪華的紀錄,也是奧巴馬政府高官第一次與中國領導人進行面對面溝通。通過這次訪問,透露出未來中美關係發展將産生的一些新變化令人關注。

  發展中美關係當前形勢下更重要

  克林頓國務卿訪問期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國務委員戴秉國分別與她進行會面,楊潔篪外長與她進行了會談。在會見中,胡錦濤主席特別指出,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擴散和蔓延、各種全球性挑戰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中美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訪問期間,中美雙方就雙邊關係、金融危機、氣候變化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特別是就兩國元首在倫敦20國集團金融峰會首次會晤達成共識,並確定兩國外長專門就此事進行安排。同時中國國防部也宣佈,中美將於本月27日至28日舉行國防部年度工作會晤。

  “克林頓國務卿此訪表明,中美關係在美國新政府上臺後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了順利開局,避免了前兩屆美國新政府上臺時中美關係開局的不順利、動蕩和摩擦。”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説。

  他表示,中美雙方在晤談中既有“理念上、宏觀上對中美關係的肯定”,如雙方都認可兩國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在很多領域都可以深化合作;又有今後一段時間中美關係議程的設置,包括軍事、防務、元首會晤等。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説:“毫無疑問,中美雙方都把對方當作世界上舉足輕重的經濟體,從這樣的高度出發,針對目前蔓延全球的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雙方都強調要通過合作來應對世界政治經濟各方面的挑戰,這點資訊傳達得特別清楚。”

  時殷弘認為,在克林頓國務卿訪問中,雙方沒有把過去有爭議的問題放在顯著地位,而是主要探討合作事宜。

  “金融危機爆發後,受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打擊沉重的美國在金融、市場等領域對中國需求增大,此外在外交領域也更需要與中國合作。同時,對中國來説,如果美國經濟繼續走低,中國經濟也會受到影響。因此中美兩國需要‘同舟共濟’。”時殷弘説。

  專家指出,應對金融危機為中美加強互信與合作提供了契機。克林頓國務卿訪華期間,中美同意進一步加強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方面的溝通協調,共同推動倫敦20國集團金融峰會取得積極成果。

  擴大戰略對話機制

  訪前,備受關注的中美戰略對話機制將如何在雙邊關係中繼續呈現的問題在此訪中得到了答案。

  楊潔篪外長和克林頓國務卿都分別表示,兩國就建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達成原則協議。這被認為將推進兩國就政治、外交和經濟領域的戰略性、全局性、長期性問題繼續加強對話。

  “提升中美戰略對話級別是兩國政府都希望看到的。雙方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己的需要。中國希望通過機制化的兩國領導人對話機制穩定中美關係;而美國通過提升對話級別則可將中美關係中的政治和經濟問題掛鉤。”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閻學通説。

  目前中美兩國之間各種對話磋商機制總數超過60個,範圍涵蓋政治、經濟、防務等多個領域。其中戰略對話與戰略經濟對話是雙邊交流的兩個重要機制。通過這些機制,中美兩國在金融服務業、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能源和環保等領域達成多項成果,為推動中美經貿合作和兩國關係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戰略”外,“經濟”也成為中美對話新機制的關鍵詞之一。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認為,這是美國奧巴馬總統上任後置換“美國外交關鍵詞”的重要結果。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是目前兩國共同面對的課題,而奧巴馬政府將經濟安全作為目前整個國家政策的核心議程,因此表現出中美雙方更多探討經濟問題。

  當前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機對中美兩國都帶來影響。隨著金融危機持續發展,美國銀行破産倒閉案明顯增加,據統計,美國去年共有25家銀行倒閉,超過此前5年的總和。今年以來,美國在頭兩個月內倒閉銀行數已上升到14家。

  正如溫家寶總理在與克林頓國務卿會面時所説,中美不斷豐富建設性合作關係內涵,有利於增強國際社會戰勝挑戰、共創未來的力量和信心。

  “更新這一對話機製表明美國不僅僅關注中國的經濟領域,也將中美戰略關係結合更緊密,更強調中美合作的戰略意義。”朱鋒説。

  對於新機制對未來中美關係的影響,他表示,這個機制將增加兩國首腦固定會面、解決相互矛盾和摩擦的機會,對中美關係穩定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

  能源、環保領域合作“分量更重”

  能源、環保領域對話是此次克林頓國務卿中國行的一大看點。與她同行的有主張闔作減排的新任氣候變化問題特使托德斯特恩。在北京期間,她參觀了太陽宮燃氣熱電廠,還與清華大學師生就清潔能源、氣候變化等議題進行了交流。她還引用中國古語“毋臨渴而掘井”,強調兩國合作的緊迫性。

  專家指出,奧巴馬政府已經在減少對礦物燃料的依賴以及溫室氣體排放方面設定了目標,與中國建立“綠色夥伴關係”使得美國可以進行技術轉讓及其他技術援助,這將給全球能源和環境帶來長期利益。

  事實上,奧巴馬總統上任以來非常重視新能源和氣候變化問題,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了一系列積極動作。除任命研究新能源的科學家朱棣文為美國能源部長外,他還多次表示要開發新能源,加大綠色能源、環保能源,增加太陽能、風能、水電、地熱、生物能源等在美國能源消耗當中的比例。

  在訪問中,克林頓國務卿也多次肯定了美國新政府這一政策內容重點,表示希望與中國共同努力,提倡使用更清潔的能源、提高能源效益和進行有益於兩國的技術轉讓、共同開發推廣清潔能源技術等。這些技術對於經濟持續發展、遏制氣候變化帶來的全球性問題至關重要。

  談及未來合作,北京大學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主任、環境外交專家張海濱認為,中美在提高能效、共同開發清潔煤技術和新能源等方面都有機會開展合作。美國在相關研究和管理方面的經驗也值得中方借鑒。而閻學通則指出,中美之間在技術方面有較大合作潛力,在氣候變化和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可能主要集中在共同進行技術開發。

  展望未來中美關係發展,專家表示樂觀。陶文釗説:“克林頓國務卿這次亞洲之行為奧巴馬政府和亞洲主要國家之間的關係奠定今後合作的基礎,也為今後中美關係發展勾勒了新的藍圖。”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