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現場
台灣網12月31日北京消息 由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主辦的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昨天在北京舉行。知名臺灣問題專家劉紅、周志懷等大陸學者出席了座談。大家一致認為,《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以來,不僅正面主導了兩岸關係的發展,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至今仍煥發著強大的生命力。
《兩岸關係》雜誌社副主編鐘河林首先發言。他認為,《告臺灣同胞書》宣佈的一系列方針裏包含了重要的價值取向,兩岸關係30年的發展大事表明,民族利益、和平發展是最主要的價值取向,這是貫穿《告臺灣同胞書》的一條紅線,也是30年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指標。
全國臺研會副會長周志懷認為,《告臺灣同胞書》體現的對臺大政方針自1979年以來主導了兩岸關係的發展,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強大的生命力。除了“和平橄欖枝”奠定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還有一條紅線,即兩岸人民斬不斷的鄉情、親情和民族情。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研究員嚴峻表示,1979年大陸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名義發出這份《告臺灣同胞書》,代表了大陸所有人民向臺灣同胞發聲。30年來,用民族主義、集體意識感召感化臺灣同胞,提出堅持兩岸經濟互利互惠的重要性以及對臺灣民眾強調兩岸和平發展一直是我們堅持不變的做法。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對外關係研究室主任修春萍談到自己對《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最深刻的感受是,正確判斷形勢是做出正確政策的前提,《告臺灣同胞書》即是抓住了當時的時代精神“和平與發展”;經過30年的檢驗,取得了重要成果。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孫升亮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的精神內涵和啟示:科學把握局勢,從而引領了風潮;始終順應民心民意;始終從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高度來思考對臺政策;不斷創新。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紅以“五個轉變、五個成果”對《告臺灣同胞書》的意義進行了總結。五個轉變為:武力到和平的轉變,對抗到合作的轉變,封鎖到交流的轉變,兩黨到兩岸的轉變,臺灣問題從內部到公開的轉變,這是兩岸關係走向新的階段的標誌。五個成果為:為解決臺灣問題做了思想上重要的鋪墊;對臺灣民意的了解越來越深入;成功遏制了“臺獨”;確立了兩岸制度化對話;兩岸“三通”基本實現。
座談會中,學者們在回顧歷史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人民日報海外版臺港澳部主任鄭固固、新華社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君臣、全國臺聯研究部研究員李延、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研究員劉宏等學者也分別從各自的角度談了對《對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的感想,座談會收到圓滿效果。(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