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6日電
改革開放的洗禮 民族精神的讚歌
——從抗震救災、北京奧運到神七發射
記者劉剛、張先國、劉錚
資料圖片:這是7月31日在天安門廣場拍攝的主景“中國印 舞動的北京”。7月3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花壇佈置工作結束。至此,遍及北京奧運場館、重點道路等地的4000萬株(盆)奧運花卉全部擺放到位。 新華社記者 劉浦泉攝
這是我國航太事業的又一個歷史性時刻——9月25日21時10分04秒,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7日下午,中國人將歷史性地走出太空第一步。
2008年,是新中國59年曆程中,刻骨銘心的一年。
在神七飛天、舉國歡慶的時刻,歷史將會銘記,面對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13億中國人民眾志成城,書寫下抗震救災的英雄史詩;為了實現百年奧運的夢想,中華民族團結一心,成功地舉辦了“有特色、高水準”的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掀開文明進步的新篇章。
從抗震救災、北京奧運到神舟七號發射成功,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經受了檢驗和洗禮,譜寫了一曲民族精神的讚歌。和平發展的社會主義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這是8月8日,中國代表團旗手姚明和九歲半的抗震救災小英雄林浩一起入場。當晚8時,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隆重開幕。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中國加油”的吶喊聲綿延不絕,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民族精神注入時代強音,把改革開放推向新的境界
吸引全球45億電視觀眾的盛典,是這樣達到高潮的——8月8日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一幅中國畫卷徐徐展開,曾有“體操王子”之稱的李寧淩空點燃主火炬。
美國《華盛頓郵報》説,李寧不僅代表了中國往日的體育成就,也象徵著今天的經濟改革。正是這樣的改革改變了中國……
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年,又是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年、神七飛天之年。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裏,嚴峻的挑戰接踵而來:部分地區發生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達賴集團製造拉薩“3 14”打砸搶燒事件、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0級特大地震以及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世界經濟減速……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汶川大地震中,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汶川痛,國之殤。3天全國哀悼日期間,奧運火炬停止傳遞,鮮艷的五星紅旗,第一次為在自然災害中遇難的同胞致哀。
淚水中堅強如鋼。在奧運火炬恢復傳遞後,每到一站,人們在高呼“中國加油”的時候,也在為地震災區人民祝福。
在地震災區,8萬多名群眾從廢墟中被搶救出來,9萬多名傷員迅速得到救治,1000多萬名失去家園的受災群眾在短短3個月內得到妥善安置,300多萬名中小學生9月1日全部走進課堂……
中國人民就是這樣將悲痛化為力量,一手抓抗震救災,一手抓經濟建設,在挑戰中穩步前行。全國上半年經濟增長10.4%,總體保持平穩較快運作的態勢。四川省的經濟增長在震後2個月,就出現明顯回升,工農業生産出現良好勢頭。
國際奧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説,中國人民在地震發生後所展現的與災難頑強鬥爭的偉大精神,本質上和奧林匹克精神是一脈相通的。他們的頑強意志和挑戰極限的精神,是對奧林匹克內涵的最好詮釋。
經受巨災考驗後的中國,用微笑歡迎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出席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204個國家和地區的1.6萬名運動員相聚北京,刷新了38項世界紀錄、85項奧運會紀錄。國際奧會主席羅格評價説:“這是一屆真正的無與倫比的奧運會!”
“兩個奧運,同樣精彩”。147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名運動員,在北京殘奧會同臺競技,刷新279項殘疾人世界紀錄和339項殘奧會紀錄。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克雷文稱讚,北京殘奧會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屆殘奧會。
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成為奧林匹克運動和殘奧運動史上的里程碑。中國體育事業也在這兩個國際大賽中實現重大歷史性突破,中國體育健兒奪得51枚奧運會金牌、89枚殘奧會金牌,“中國加油”的呼聲響徹賽場內外。
從汶川到北京,人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一次次得到昇華。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中國殘聯理事長湯小泉説,災難能夠奪去人的生命、感官或肢體,但奪不走人的堅強意志和美好夢想。
490多萬志願者投身抗震救災,海內外各界捐贈款物超過590億元;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上,上百萬的各類志願者、上千萬熱情的北京市民,成為中國最光彩照人的“形象大使”。奧運會賽會志願者、英國康橋貝勒比斯高中留學生金東日説:“有關國家、民族的概念,由此變得具體、生動,永生不忘。”
從汶川到北京,“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凝聚起13億人民的力量。
從汶川到北京,“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和“超越、融合、共用”的理念,化為億萬人民無私奉獻、積極參與的行動,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民族精神注入時代強音。
在抗震救災鬥爭取得重大勝利、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取得圓滿成功之後,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再次展現了中華民族不畏艱辛、勇攀高峰的激情與夢想。
“抗震救災、北京奧運、神七發射這三大歷史事件,進一步增強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改革開放再一次汲取巨大精神動力,邁向新的境界。”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勇説,這是災難和盛典留給中國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是5月13日,在四川綿竹市漢旺鎮一所中學內,救援人員經過十幾小時的艱苦努力,終於從廢墟中救出一位女學生。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改革開放30年,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不斷創新的體制機制,為我們應對巨災、籌辦大事提供了有力保障
這是一組簡單的數據對比,卻蘊涵著深刻的歷史變遷。
——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投資約130億元,奧運會運作資金投入140億元左右。奧運會籌辦7年間,北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800億元,超過1978年全國國內生産總值的三分之二。
——在4個多月裏,汶川大地震救援和重建中,各級政府共投入809.36億元。國家還將通過多種渠道籌集約1萬億元,3年完成災後恢復重建。而唐山大地震重建投入50億元,用了10年時間。
——與世界航太強國相比,我國啟動載人航太工程晚了三四十年。但從神舟五號一人一天飛行到神舟六號兩人多天飛行,再到神舟七號即將實現太空行走,僅僅用了短短5年時間。
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濟實現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長,2007年國家財政收入超過5萬億元。國務院研究室主任謝伏瞻説:“國家財政實力不斷增強,為籌辦大事、切實改善民生、有效應對各種自然災害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巨大實力的背後,是黨的執政理念的昇華,是新體制、新機制的創立。
“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科學發展、以人為本,黨的執政理念與時俱進。”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這樣認為。
人們不會忘記,汶川大地震剛一發生,國家應急機制立即啟動,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全面部署抗震救災工作,強調爭分奪秒救人,短短數日,十幾萬救援部隊挺進到每一個受災村莊。災區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冷暖,始終是各級黨委政府最為關心的問題。
人們不會忘記,在北京奧運會籌辦舉辦過程中,北京市順應民意,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大綠化、治污等工作力度。藍天白雲、空氣清新,讓普通百姓因奧運而受益。而隨著北京殘奧會的舉辦,北京加大城市無障礙設施和環境建設,成為一座“基本無障礙城市”。
人們不會忘記,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我國載人航太事業,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滲透到載人航太工程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做到起步晚、起點高,投入少、效益高,項目精、水準高,走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道路。
從抗震救災、北京奧運到神七飛天,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再度充分體現。與以往不同的是,這種優勢的發揮建立在依法行政、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體制創新的基礎之上。
——幾年前,國家和北京市就先後制訂或修訂《奧林匹克標誌保護條例》《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條例》等。北京市政府和中國奧委會與國際奧會簽署了《主辦城市合同》,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專門設立了法律事務部。奧運工程從一開始就進行嚴格的審計監督。
汶川地震災後重建中,國務院及時頒布《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使集中全國力量支援災區恢復重建獲得法律依據和保障。救災資金和物資的分配使用公開透明,接受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監督,向群眾交出一本“明白賬”。
——北京奧運場館設計建設一改過去由政府投資、主管部門經營、出現虧損由財政補貼的做法,在堅持公益性前提下,實行“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建設和運營模式。
與唐山地震災後重建資金,幾乎完全依靠國家撥款不同,汶川地震的恢復重建,中央財政資金只佔其中一部分。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重建資金來源還包括地方財政、對口支援、社會募集、資本市場融資、國內銀行貸款、國際組織貸款、城鄉居民自有和自籌資金、企業自有和自籌資金、創新融資以及其他多種渠道。
“從汶川抗震救災到北京奧運會,國家應急機制和組織動員能力都有很大提高。而資金來源主體的多元化,不僅説明企業和公民社會責任感增強,也反映了我國經濟結構和經濟體制發生的重大變化。”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史培軍説。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完善,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重大而深遠。隨著我國科技體制創新,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水準和自主化率穩步提高。這為我國航太事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國慶節前,記者在四川都江堰市看到,一處處集中安置的住宅小區正在緊張興建。靠政府財政補貼和宅基地流轉,農民將獲得每人平均40平方米的免費住房。
“災難擋不住改革開放的步伐,而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最廣大的群眾。”都江堰市委書記劉俊林説,抗震救災、北京奧運和神七成功發射,使人民群眾真切地感受到,改革開放這條路走對了,沒有第二條路。
這是9月25日21時10分,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神舟七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同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共同應對風險挑戰。一個改革開放、與時俱進的中國,將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後,世界又一次將目光投向中國。神舟七號飛船成功發射,浩瀚太空,將留下中國人漫步的身影。
太空漫步,奧運圓夢,無不寄託著中華民族美好的願望。曾參加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的中國載人航太工程首任總設計師王永志,代表中國航太人發出這樣的心聲:神舟七號成功發射,是為祖國增添光彩,為人類和平與友誼做出貢獻。
“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北京奧運會主題歌中的這句歌詞,充分體現了改革開放30年後的中國,對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真誠態度。
“在2008年的一系列大事中,世界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中國。”北京體育大學教授任海説,儘管我們還存在許多不足,經濟社會還有許多待解難題,但堅持改革開放的中國能夠克服困難,願意與世界一起,共同發展。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各級政府及時地發佈權威資訊,讓世人見證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自信。美國《世界日報》社長李厚維感嘆地説:“中國形象完全改變了。32年前唐山大地震時,資訊封閉;這次汶川大地震,所有資訊都及時傳遞到海外,讓所有關心災情的人都能了解真實的情況。”
北京奧運會、殘奧會舉辦期間,新聞中心每天舉辦數場發佈會,為中外記者提供及時、充分的資訊,不僅有賽事新聞,也包括突發事件。
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採訪規定》提出,外國記者在華採訪,只需徵得被採訪單位和個人的同意。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表示,中國對外媒開放的大門不會在奧運後關閉。
9月25日晚,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時,在現場採訪的不僅有境內媒體記者,還有路透社、美聯社等多家海外媒體記者。這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建近50年來第一次向海外媒體開放,也是神舟系列飛船發射首次允許外媒到現場採訪報道。
厚德載物。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作家馮驥才説:“在今年發生的幾起重大事件中,中國體現出強大的凝聚力和‘軟實力’。為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打下了基礎、樹立了信心。”
汶川大地震後第3天,中國同意日本、俄羅斯、韓國、新加坡等國政府派遣專業救援人員赴災區協助救援行動。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際救援人員參與的行動,在抗災最前沿展開。
大地震中,62歲的徐榮星在廢墟中被困127個小時。至今談起被俄羅斯國際救援隊營救出的那一幕,仍十分激動。奧運會期間,康復中的徐榮星在活動板房裏收看電視轉播。這位老人説:“我真心希望北京能把俄羅斯人招待好,替我表達一份深厚的謝意。”北京奧運會的主辦者無疑幫她完成了心願。
世界給了中國一個機會,中國還給世界一個奇跡。15年前,北京以“開放的中國盼奧運”開始了首次申奧之旅,15年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理念傳遍全球。
“北京奧運會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國際交往。”曾參與兩次申奧的北京奧組委奧運總體影響項目顧問吳季松説,是不斷深化的改革開放讓中國獲得世界的認可,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做出了貢獻;中國與世界的緊密融合,又必將進一步促進改革開放。
神七成功發射後,美國宇航局總部負責公共事務的官員邁克爾 布魯克斯表示,“美國宇航局祝福中國神七發射成功,並希望航太員平安返回”。他説,中國的太空探索項目為中美在地球和空間科學領域的合作提供了潛在機會。
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國同中國一起應對風險挑戰;北京奧運、神七發射,中國與世界各國一起分享發展機遇。
美國人江喃已在成都生活了10年,講著一口地道的四川方言。在這位當地家喻戶曉的演員看來,中國人在災難和成功中的表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熱情、團結、絕不放棄……江喃説,2008年的經歷讓他更理解中國,“這樣的國家,有什麼事情辦不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