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強拆臺北地標牌匾 臺媒:製造衝突意在選票

時間:2007-12-10 08: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民眾抗議聲中,臺北市中正紀念堂的“大中至正”牌匾7日被民進黨當局強行拆除,牌樓上字眼被替換成“自由廣場”。拆除過程中,捍衛牌匾的民眾和民進黨支援者及防暴警察之間發生多起衝突。
  
  用拒馬裝“自由”

  “大中至正”牌樓是臺北地標性建築,也是登記在冊的“古跡”。雖然臺北市政府強力反對拆除牌匾,但當局早有準備,12月4日通過“修法”,將古跡管理權收歸當局所有,從“法源”上令臺北市政府難再抗爭。

  中正紀念堂從6日開始就陷入大紛亂,臺當局出動警力,架設鐵絲網、拒馬(障礙物),把捍衛牌樓的民眾隔絕在牌樓週邊,並把他們和民進黨的支援者分作兩邊,但雙方依然隔空持續叫陣,零星肢體衝突事件不斷。

  7日上午,工人進場拆除牌匾,臺北市法規會主委葉慶元和勞工局局長蘇盈貴隔著鐵絲網,拿著喇叭對工人喊話,要求立刻停工,但未起到效果。當晚11時,牌匾上的字被剔除,替換成“自由廣場”字眼。

  媒體拍下鐵絲網後“自由廣場”的畫面,有評論説,用拒馬來裝“自由”,真是諷刺。

  製造衝突意在選票

  一名臺灣記者在施工現場遭肇事車輛衝撞受重傷,血濺當場,當媒體追問陳水扁是否會去看這名記者時,陳水扁只是“笑笑”説:“知道了。”

  民眾流血,陳水扁反應竟是“笑笑”,《聯合報》評論文章就此説,這是因為陳水扁又贏了,他將豪飲那一灘鮮血慶功!

  文章指出,借拆牌匾,陳水扁將臺灣帶向內戰邊緣,使得當局與地方政府內戰,保安警察與臺北市警察內戰,行政命令與“法律”內戰,泛藍民眾與泛綠民眾內戰,“臺灣人”與“外省人”內戰……大家都輸了,只有陳水扁贏了,他其實不是拆掉了“大中至正”,而是用欺世盜名的“自由廣場”4字,掩蓋他“大貪至腐”的執政真相。

  《聯合晚報》社論指出,民進黨拆牌匾,用意再明顯不過,就是為了選票。因為多年來“當家鬧事”的民進黨,太清楚他們的執政成績是如何經不起考驗,清楚一個平和穩定的社會,是多麼不利於他們掌握權力。所以他們的反應模式,便是不斷製造混亂與衝突。

  浪費社會財富不手軟

  中正紀念堂是臺灣最有名的景點之一,不但遊客必去遊覽,很多臺灣人對它也有感情。在牌匾被拆前幾天,不斷有民眾前往牌匾下拍照留念。

  一位日本團導遊表示,“中正紀念堂”是日本客人指定的參觀地點,以後牌樓拆了,名字改了,不知道對日本遊客還有沒有吸引力?

  最近拍攝的好萊塢電影“我的傳奇”描述世界末日來臨,中正紀念堂與東京鐵塔、倫敦大橋,都在電影中被動畫效果摧毀。臺灣媒體據此評論,中正紀念堂能與世界名勝並列,説明該建築物具有國際水準的特色。若好好維護對於刺激觀光産業一定有幫助,可是民進黨當局卻在破壞它,不能創造財富又亂花錢的當局,還能繼續讓他執政嗎?

  中正紀念堂的更名計劃還包括紀念堂名字換成“臺灣民主紀念館”。據臺灣媒體的統計,兩個牌匾的採購金額超過新台幣共193.15萬元。輿論質問:為什麼民進黨當局可以花錢如此輕易,這就是“民主”的代價嗎?(本報特約記者 任海鳴)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