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25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針對有記者問及“習馬會”的積極成果如何在未來的兩岸交流中得到落實,發言人安峰山指出,在兩岸領導人會面中,針對臺灣同胞關切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表示,我們願意首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兩岸可以加強宏觀政策溝通,發揮好各自優勢,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增加兩岸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對貨物貿易協議、兩會互設辦事機構、臺灣同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臺灣以適當方式加入亞投行等問題,都表達了我們的積極態度。只要是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的親情和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只要是有利於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兩岸雙方都應該盡最大努力去做,並把好事辦好。
另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國民黨宣佈“朱玄配”後,25日公佈的最新民調顯示,對於處理兩岸關係,有27.3%民眾認為朱立倫面對未來兩岸局勢較有能力處理,而蔡英文得到20%支援度、宋楚瑜為14.3%。經濟發展議題方面,針對“是否有能力促進臺灣經濟發展”的問題,28.3%民眾認為朱立倫較有能力帶領臺灣發展經濟,17.3%支援蔡英文,9.9%支援宋楚瑜,另外34.7%民眾不表態。
看來,民調數字已經開始無聲地發話了:民進黨僅僅“維持現狀”四個字,是不能令臺灣民眾完全信服的。對於“習馬會”後的兩岸局勢,臺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通識教育中心合聘副教授潘兆民認為,至少讓臺灣知道,大陸與臺灣對話,合作交流不可能斷,只有持續走下才可以。潘兆民説,如果仔細看看臺灣與大陸正努力針對貨貿進行談判,就會看到一個主軸正在形成,那就是“等待機會”,兩岸都在等待機會,無奈的是,臺灣的機會正在快速流失。當蔡英文還在高舉“維持現狀”,相對應于快速變化的國際局勢,“現狀”等於“退步”。面對大陸積極認真面對“新常態”,臺灣任何政黨不能用維持現狀來搪塞,臺灣年輕人臺灣的廠商,未來在哪?
臺灣年輕人的未來在哪?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正是在為這類臺灣民眾關心的問題努力找尋答案。“習馬會”翻開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頁,開闢了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新空間。會面取得的積極成果,為今後兩岸各層級的交流互動、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和兩岸關係的穩定健康發展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拓展了新空間,注入了新動力。兩岸如何打造美好未來的答案,就蘊含其中。
當前,落實“習馬會”的積極成果最重要。會面中,兩岸領導人都認為應該繼續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政治基礎,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加強溝通對話,擴大兩岸交流,深化彼此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造福兩岸民眾。“習馬會”也再一次充分説明,兩岸雙方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完全能夠通過建立和加強高層溝通,增進互信,明確方向,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我們的過去、現在、未來,都註定是要一起面對的。攜手合作,振興中華,致力民族復興,應該是當前兩岸民眾的最大共識,這也是“習馬會”送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台灣網網友:王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