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余:惡性操作下臺灣政治已成扁私人工具
臺灣資深政論家孫慶余在臺灣《蘋果日報》撰文指出,民主政治在西方常被稱為“庸才政治”,因為它已成為普通公民的政治。而在非西方,公民社會不成熟,民主政治常是少數邪惡天才的政治,他們透過政黨,自稱“代表人民”,但又為了長保集團富貴,不惜陷害人民,挑起人民內部仇恨,以牟私利。全世界無論哪一國,哪一地,都有傳統思想,新興民主國家尤其有轉型正義問題,這些剛好提供他們上下其手的機會。民進黨的歷次“公投”提案及“二二八責任追究條例”無不如此。
鳥籠“公投”政黨專利
文章説,“公投”是要解決爭議事項。通常公民的提案,若有爭議,往往訴諸“公投”,如墮胎合法、煙品加稅等皆是。而臺灣的“公投”不同,被稱為“鳥籠公投”,因為限制太嚴、門坎太高,一般公民無望提案成案,只能做為政黨專利。不幸政黨歷次“公投”,又全部不是為解決爭議,只是為表達一種態度,徵求選民贊同,無論“公投”通過與否,皆只具民意調查效果。這種“公投”,就是假議題。假議題還要“公投”,不只證明人民連拒絕假議題列入選票的權利都沒有,而且顯示假議題正是動員仇恨及狂熱的工具!
文章質疑,二○○四軍購及反飛彈“公投”解決了任何事嗎?沒有。二○○八“黨産公投”及“入聯公投”能解決任何事嗎?也不能。不能為何要“公投”?因為要拉抬低迷的選情,也就是讓已無投票熱情的選民在仇恨及狂熱下投票,投票的動機不是認同本黨而是仇恨他黨,不是為候選人而是為“表達入聯及黨産狂熱”,“公投”成了目的,選舉反而是附帶。二○○八選情如此低迷,本是兩黨惡鬥、無能、以民為壑的結果。想不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選民厭透了兩黨惡鬥,兩黨竟搬出更高層次的臺灣認同惡鬥,來刺激並升高選民的仇恨及狂熱。
最先是“獨”派與統派的惡鬥,繼之是兩大政黨的統“獨”、族群及臺灣認同惡鬥,現在則成了全民被設計及捲入的全島性惡鬥,“入聯公投”不通過,臺灣就沒有尊嚴,所以“臺灣人”非投票不可!“黨産公投”不通過,就表示人民不想討回不當黨産,所以人民非投票不可!選民的仇恨及狂熱就是被這樣一步步設計出來的,選民別無選擇(因為“兩極對抗”沒有選擇,不是藍得勢,就是綠得勢,選民在道德及良心上被雙方綁架了),只能一次次掉入陷阱。
惡形惡狀天怒人怨
文章指出,也正由於選民別無選擇,少數邪惡天才食髓知味,越來越聳動的議題才會出現。例如稱國民黨再輸一次,“外來政權”就會徹底垮臺(這是歷史終結論的新魔術),或稱民進黨輸去二○○八,舊政權就將全面復辟(這是訴諸政黨輪替恐懼症,本質是反民主及族群沙文主義)。又例如假借轉型正義,提出殃及三親等的“二二八責任追究條例”。
文章最後表示,民主政治就其全民參與及公平正義的理想來説,是美好的政治。但再美好的東西經過惡性操作,成為一黨一人的自私工具,美的也會變成醜的,善的也會變成惡的。七年多來,臺灣已由美的變成醜的,已由善的變成惡的。民眾看膩了自稱代表人民者的惡形惡狀,他們推出再好的食物也難以下咽。民主政治最怕玩到天怒人怨,“玩到爆”。偏偏有些人就是要把民主“玩到爆”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