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兒童生存權利難得保障

時間:2013-09-25 13:45   來源:台灣網

  德國《明鏡週刊》報道,印度目前有上千萬現代童奴。他們工作在田間、工廠、妓院或私人莊園中,經常沒有薪資,也沒有逃跑機會。多數童奴都是被貧困而絕望的家人出租或賣掉。

  饑餓遍佈使得印度兒童在成長時須學會忍受。一個國家的發展力和潛力不僅是看其現如今的綜合國力,更重要的是其對下一代的培養和保護程度。無論是多麼強大的國家,如果社會形成人口、教育層面的斷代,那也只能淪為輝煌一時,毀於一旦的窘境。也許對於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在10年內還看不出對國家的貢獻,但在未來20、30年,這批成長起來的人群將遍佈在社會各界充當基礎動力、中堅力量、經濟骨幹的角色和身份。因此對於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是關乎國家未來希望的傳承大計。據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稱,印度國內的饑荒人數佔全世界的四分之一,近年來在饑餓問題上仍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孩子不能吃飽,沒有氣力,如何成長?更妄談如何學成棟樑之才。但在印度屢屢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卻是讓印度兒童自身健康安全面臨著極大的危害。若是讓一群老弱病殘者挑起強國大業,使國興盛何其難。

  文化低下使得印度兒童難以擺脫自身的束縛。印度的文盲率相當高,全國37%的人口不認識字。儘管印度憲法明文規定:"國家向所有14歲以下兒童提供免費義務教育",但是現實中仍有許多孩子為了解決基本溫飽而離開課堂。根據此前印度媒體的報道,印度政府對於教育領域的投入目前已經佔到了GDP總額的約7.1%左右,在世界範圍內都屬於上游水準。為了給印度的年青一代學生在成長的時候提供足夠的營養 同時提高入學率和出勤率,印度政府推出了一項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校園午餐計劃,每天為1.2億學生提供免費的熱飯。然而自免費午餐計劃實習以來,因衛生條件限制,多次發生公共衛生污染事件,受到社會公眾的對計劃中貪污和浪費現象的質疑也開始升溫。可是更多的貧民孩子為了一餐果腹,也會選擇上學,對於他們來説,吃什麼不是一個選擇題而是一個判斷題,食物安全更多時候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不是他們對於食物的選擇性要求不高,而是因為印度社會殘酷的現實並沒有給他們選擇的機會。

  貧窮氾濫使得印度兒童的健康無法得到保障。印度人口眾多,貧富差距巨大,眾多平民仍生活在貧困線下,作為印度最大的金融中心孟買,不僅商業繁華而且還有著一個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貧民窟——達哈維貧民窟。貧民窟內幾乎沒什麼公共衛生設施,居民平均月收入約10美元,大部分財富進入了富人的口袋,在這裡平均每15個家庭共用一根水管;大部分居民家裏沒有排水系統,每1440個人共用一個廁所。但據印度農村的標準來看,達哈維並不貧窮,可見印度廣大地區農村的真貌。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就不能擁有正常的飲食、衛生、教育條件,無法享受優質生活,更不能為一代提供一個優良的成長環境,不能使其脫胎換骨,自然就衍生了“一代窮、代代窮”的詛咒,使得貧窮成為印度貧民擺脫不了夢魘。

  眾多貧民的孩子已經淪為掙紮在生存線邊緣的“螻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佈的《2008年亞太國家兒童狀況報告》指出,印度每年有超過兩百萬的兒童由於營養不良、或者因患上肺炎和腹瀉等疾病而死亡。僅在2006年,印度就有大約210萬兒童死亡,而2004年和2005年兒童死亡總人數約為400萬。該報告還稱,印度目前的醫療保健體系還未能普及到國內最貧窮的階層,該國需要在營養、水源、衛生、教育、性別平等及兒童保護等多個領域進行改善。

  不管印度的經濟發展有多好,那些成功的喜悅和富足的讚美與窮人無關,在印度的那些窮苦的孩子仍然要為生存而擔憂。目前印度存在的上千萬現代童奴,實際上正是印度社會本質上的貧困所給予他們的現實枷鎖,殘酷的印度社會沒有留給他們思考美好未來的機會,他們所能期待的只能是希望明天不會更差。(台灣網網友 周成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