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屬於單純的心靈

時間:2012-12-03 14:20   來源:台灣網

  今日,2012年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佈,兒童文學大王鄭淵潔從2011年的“探花”地位上升至“狀元”寶座,以260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傲視群雄;因為“諾獎效應”,莫言後發制人,以2150萬元的全年版稅收入高居第二。(11月29日 《華西都市報》)

  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狀元”與“探花”對比耐人尋味,鄭淵潔比莫言年度版稅收入整整高出450萬元。莫言是誰?摘取世界頂尖文學大獎圓國人夙願的風雲人物,旺盛的人氣方興未艾,“高居第二”?依我看是“屈居第二”!這個對比,似可映證兒童文學生命力持久,“成人文學”已經式微。

  事實確實如此,在成人世界,文學日益被邊緣化,詩歌退縮為小眾藝術。有人為文學的這種退步憂心忡忡,也有人對這種狀況淡定視之,還有人認為這是歷史必然。依筆者愚見,文學圈子變小,文學不再有“感天動地”能量,大可不必嘆惋悲涼,這是文學的回歸、社會的常態。有一種觀點非常具有代表性:時代演進,文化娛樂生活形式多樣,愛好興趣隨之呈現多元化,於是人們遠離文學。筆者以為,這只是表像,未能觸及到文學本質。如果説社會制度是上層建築,那麼文學就是上層建築之上的上層建築,文學固然要溫暖人心、直抵人性,但這須建立在讀者對文學蘊含人文思想認同基礎上,文學實質是一種藝術化的智慧指引,文學語言等藝術手段只是感染讀者的外在形式,啟迪人心才是它的內核。越是在社會激蕩變革期,文學越有巨大市場,當此際,人們思想亟待與時俱進,諸多困擾與疑惑需要排解,“時代文學”就以藝術的形式為大眾迷惘尋求出路,撥開人們心頭雲霧,這或許正是“五四”新文學、傷痕文學、改革文學等風行一時,甚至於洛陽紙貴原因。還有一個方面不能忽視:高度集權年代,集體主義至上,千人一面,無論男女都“不愛紅裝愛武裝”,“革命文學”也會有市場,當然這也可以看作是偏離本真的假像,因為此時民眾個性淡化直至消失、文學充斥神話腔調。

  而在社會趨於成熟制度趨於定型時期,高度集權漸行漸遠,民眾在“重新發現社會”同時,也“重新發現自我”,部落格、微博風生水起,“眾人皆作家”成為可能;公民個體人人都有獨立思考的空間,人們對書籍包括對文學選擇斷然不會來者不拒。況且,時代患了功利浮躁病,只有體現人文關切的文學作品才會有市場,不少文學作品已經偏離文學要義,因為許多作家心靈已不再晶瑩剔透。

  兒童文學之所以經久不衰,那是因為兒童永遠心靈單純透明,如一張白紙,像清晨露珠,這就是文學的心境。人長大後,心思大多複雜,看露珠、數星星成為奢侈,沒有了浪漫情懷,自然遠離文學。一部分成人依然迷戀文學,那是因為他們還保持著可貴的童心。

  文學屬於單純的心靈! (台灣網網友 蔣文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