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近日借媒體轉達對國慶長假加班加點工作的工作人員的感謝。他風趣地説,他本來打算節假日期間去慰問一下的,後來想想還是取消了,一來是擔心過去慰問了把工作人員的正常工作打亂了,二來也擔心老百姓説這不又是在作秀嘛。(10月10日《南方都市報》)
曾幾何時,領導幹部逢年過節帶著禮品與記者,慰問戰鬥在一線的幹部職工已成政府慣例。然而,在剛剛過去的雙節長假,身為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的王榮卻取消了這樣的日程安排,除了怕打亂正常工作,也擔心被指“作秀”。儘管此舉或留下些許遺憾,但我們還是不免為官員這種對“擾民”和“作秀”的忌憚擊掌叫好。
節日期間堅守崗位,這份辛勞的確值得尊敬與感謝。但很多時候的領導“慰問”,不是重在體察堅守者的辛苦與訴求,而是意在彰顯官員“聯繫群眾”的“親民”形象。君不見,慰問活動中一大幫媒體記者的隨行,慰問後報紙、電視連篇累牘的報道。同時,一幹領導在勞動者忙於工作時現場慰問,勢必會影響一線工作秩序,增加基層的迎送負擔。從這點説,深圳市領導取消假日慰問不失為理性與明智的選擇。
事實上,對於節假日加班加點工作的人們而言,他們渴望的不是有多少領導的到場慰問,而是切切實實的權益體恤,比如勞動保護措施落實、三倍工資兌現等等。這才是最實在關心、感謝。深圳此舉的看點不僅在於其對例行公事的走形式説不,更在於官員對“擾民”與“作秀”的忌憚。如果每個領導幹部都能在作出決策時充分顧念民生,來一番“作秀”與“做事”的辨析與權衡,幹部作風或許會有脫胎換骨的變革,政府和官員的形象也許會就此蒸蒸日上。
忌憚“作秀”,需防止官員與社會兩個層面的認知誤區。一是官員不能懼于“作秀”而不作為。應該説,領導幹部除了崗位職責,對社會都應負有率先垂范的引領義務。這就決定了他們的言行不可避免的會有“作秀”成分,比如倡導廉潔勤政、關心弱勢群體、帶頭遵紀守法、致力公益事業等等。他們的“秀”應該是基於號召與承諾、榜樣與示範。衡量是否“作秀”當主要看其行為是否言行一致和持之以恒。
二是輿論切勿動輒濫施“作秀”大棒。“作秀”論的氾濫已是不爭事實。在一些人看來,官員的一舉一動皆“作秀”,比如自行車接送子女、請農民工吃飯、車站負責人排隊買票等等。且不説其是否有“作秀”本意,即使真“作秀”,如果人們給予的是掌聲與鼓勵而不是質疑與挑剔,“作秀”或許能衍生為常態化堅守。一概而論地濫施“作秀”大棒,勢必會打壓善舉的萌動。
領導幹部忌憚“作秀”無疑是個好兆頭。傳遞和放大社會正能量,寬容和引導官員“作秀”,或許會有“良幣驅逐劣幣”的疏導功效。摒棄“作秀”,不妨就從領導幹部忌憚“作秀”開始。(台灣網網友 張玉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