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神劇“屠殺令”一齣網民大呼贊同,口號出奇的一致。看來,觀眾對於抗戰神劇的厭惡程度是一樣的。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副司長王衛平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中證實,總局對衛視黃金檔播出的抗戰劇提出了明確要求,希望各衛視修改或停播過度娛樂化的抗戰劇。這一要求被傳達後,四川衛視停播了在播出的抗戰劇,山東衛視則開始了自查,央視則將定於6月播出的《獵殺》的推廣語從“女性叢林抗戰”更改為“青春抗戰勵志劇”。
被要求停播或修改的這類過度娛樂化的抗戰劇在網路上被稱為“抗戰神劇”。這幾個月網上到處傳播的“手撕鬼子”“裸女敬禮”大抵出自此類劇目。抗戰神劇“屠殺令”一齣網民大呼贊同,口號出奇的一致。看來,觀眾對於抗戰神劇的厭惡程度是一樣的。
網上有一些觀點,認為“抗日神劇純屬中國人自娛自樂,與日本無關”。的確,在今天,打開電視就看得到許多這種違背規律的史實,同時違背人類社會常識和自然規律的鏡頭、故事,對於民智已開,被美劇英劇塑造出新品位的這些民眾而言,實在是件很難忍受的事情——除非你有足夠的承受力和幽默感,能夠從這些腐爛到極致的奇葩電視劇中看到些隱藏的綺麗。
最近文化學者朱大可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對中國電視劇和文化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這30多年來,在文化領域沒有獲得跟經濟一樣的成就。朱大可就主體認知、核心價值、宗教信仰、倫理道德、原創能力、基礎美感、人際交往、個人教養、民族語言、國際傳播、文化産業等十二個主要方面和領域進行了分析。他稱這種危機狀況引發了公眾的普遍焦慮。而要培養出原創的優秀文化作品,就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在各個方面進行改革。
朱大可對於中國反智電視劇的批評和闡釋可謂到位。神劇、雷劇的扎堆,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之前宮廷劇扎堆,諜戰劇扎堆,武俠劇扎堆的時代都有,最後都被一個又一個市場新熱點淘汰了。但一些創意很好、又很類型化的劇種都在最後被“荒誕”地拖離軌道,走向反智的方向,最後一發不可收拾,然後被觀眾拋棄。為什麼總是一樣的結局?捏造的東西總會讓人生厭,但類型劇種脫軌的問題一再發生,的確應該深思。
誰脫離歷史,干預歷史,誰就會為捏造的歷史買單,就會被歷史淘汰。神劇君,你走好。(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