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觀眾是誇張了點,但微博上很多人站隊擁躉,並不偶然。
“芒果臺”持續三個多月的音樂綜藝節目《我是歌手》在上週五落下帷幕。從節目效應來説,該檔節目是相當成功的,幾乎每期收視率都達到2以上,熱度也輻射到臺灣地區,並且炮製了最老也最有逆襲特色的“新人”黃綺珊,這個幾乎可以與節目風格畫等號的符號人物。在某種程度上説,黃綺珊挺到了最後一期,必然是節目的勝利。而最後的賽果,雖然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不是黃綺珊,也不是技巧嫺熟的林志炫,或者更有新時代氣象的楊宗緯,而是再通俗再大眾也再讓人毫無驚喜的羽 泉組合——但又恰恰如此,能夠在節目結束後讓持續發酵的話題還能有些吐槽的余味。
事實上,應該給所有選擇參加這檔節目的歌手致敬。登上這個舞臺的他們,需要勇氣,每一次開嗓都將可能在微博上引起吐槽無數,沒有一個選手能夠成為大眾的情人,即便林志炫這樣天生的好嗓子,卻依然有網友認為他冷感;而尚雯婕或者楊宗緯這樣真正從選秀中走出來不新的晚輩,卻可能極大諷刺了諸如羽 泉、陳明或者周曉鷗的老派和油條感……每個觀眾的觀感都無形中構成壓力,層層疊疊像繁瑣的演出服加在選手身上。所以,在最後一場演出中,正經比賽的歌手其實都可以感受到些許緊張,或者疲態,反而突出的是來助拳的歌手,比如蕭敬騰、李泉、譚維維等,甚至一個叫鄧超的專業演員,隨隨便便就剝奪羽 泉的光芒,成為當晚最閃亮的明星。
這種錯落感恰好是節目有意思的地方所在,節目名為“我是歌手”,但隨著播出進程的一步步推進,“歌手”的身份和職業感卻一再被挑戰或者戲謔。整個時代的環境就是如此,就像主持人汪涵開玩笑所説,做演員的去做歌手,做歌手的做主持人,做主持人的……去做經紀人,或者乾脆説相聲吧。在浮躁的環境下,大多數從業人員是無法做到堅守,既不能把握受眾的需求,也不能把握自己的意願。沙寶亮很認真地參加了《我是歌手》,客觀上應該也不算唱,但卻偏偏在失敗後轉場一檔跳水節目而意外走紅,還因為這種人氣客串了《我是歌手》總決賽的主持人,春風滿面。這是不是一種莫大的諷刺呢?
當然,也恰好因為搖擺和“亂來”,舞臺上的他們每唱一首歌,就傳達出一種很積極的信號,仿佛深海求救:我是歌手,我是歌手,我是歌手……總歸是有人捕捉到他們的信號而被感染,現場觀眾是誇張了點,但微博上很多人站隊擁躉,並不偶然。
我個人是蠻喜歡林志炫演唱的國語版《浮誇》,比之陳奕迅版來講,有一種古舊和略有矯情的清高,像歌手本人,長相就很古,與時代流行的不符合。歌裏所唱:“你喜歡我,不喜歡我,是你的自由,我只是希望有些時候抓住你的耳朵。”亂世之中所能做的,大概只能如此。(錢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