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表示,城鎮化和留住傳統不是對立的,而是一致的。他説:復建“文物”,是因為此前都拆完了,拆完後又開始做假的了。我20年前就擔心這個問題,現在這個情況出現了。之前,為了GDP把古跡打碎了,現在開始重建,還是為了GDP,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了他們的文化政績。
筆者把“為政績和GDP把文物拆完現在又開始做假的”現象稱之為“投機文物學”,因為在一些官員的眼中,所謂的文物已經不是“文物”,而是能否換取政績和利益的籌碼,能換取的,就是文物,不能換取的,就不能進入視線。這不能不説是對文物價值的藐視和對社會文明的顛覆。
資料顯示,近30年我國消失文物多半毀於建設活動,這恰恰佐證了“為政績和GDP把文物拆完,現在又開始做假的”現象。有關方面以建設的名義搞破壞,以追求政績——為追求GDP,文物是可犧牲的。更要命的是,在毀壞文物的背後,有可能存在利益勾兌和腐敗現象。
文物保護常常處於有心無力的境地,而“真文物遭殃,假文物吃香”的現象更是時有發生。更要命的是,儘管根據有關法規,當經濟建設與文物保護出現衝突時,應該是經濟為文物保護讓路,但現實卻恰恰相反,甚至出現惡意破壞古文物的行為。從近年來文物古跡和城市建設之間的較量越發激烈的情況看,主導某些地方官員行為邏輯的思維只有一個——實用主義:歷史文化古跡能變現成多少現成的利益,文化古跡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為攫取金錢的籌碼和政績。
“投機文物學”之病偏離了文物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而更令人心憂的是瀰漫于社會中的集體無意識。這種集體無意識的日益侵蝕,某種程度上會讓我們丟棄一種理性的思考和糾偏的勇氣,最終在利益驅動下審視和綁架文物的價值。一些人對利益的追逐永不會停止。如果我們不能從根源上找到問題的實質,進而找到救治的制度性方法,“投機文物學”肯定會上演最後的瘋狂,很可能會使文物的價值遭到無可挽回的傷害。這是我們想看到的嗎?
學者阮儀三認為,中國目前在城市遺産的保護上存在真古董不如假古董的誤區。一方面,我們在不停地拆除城市裏僅剩的“真遺産”;另一方面,我們又不惜斥鉅資修建“假古董”,這些都是經濟利益驅動,是一種文化短視。應明確,文物是人類社會發展與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縮影,其産生與發展受到社會、自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因此,才有了像保護自己生命一樣愛護本國文物的理念,但對醉心於政績美夢的官僚來説,他們只在意政績的謀取而不關心文物的命運。由此,再多的文物破壞,在他們的眼中,也是不足為慮的。
從根本上説,“投機文物學”是對歷史文物缺少敬畏感,並且常常用金錢目標和政績利益來衡量物品價值大小的結果,是金錢思維和利益邏輯深入滲透到文物保護事業的結果。可以説,即使有了充足的經費,即使有了完善的法律,只要這種利益思維還存在,只要用文物來變現和置換金錢的邏輯還佔據主導地位,一切都是無濟於事的。因此,要從根本上避免“投機文物學”産生,就要制度化糾偏:一是完善責任追究制,二是完善法律,三是從培養對文物的敬畏感、放棄用文物置換利益著手。如此,方能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