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關注莫言,不如多讀一些莫言的書,進而關注他的作品反映的歷史和現實。否則,一時的喧囂之後,文學可能仍被冷落
諾貝爾獎效應立竿見影。最近幾天,莫言,這個一貫低調的作家,成了全國乃至全世界被談論最多的人之一。
他的形象出現在各大媒體的封面,他的書遭遇突擊搶購,一些以前從來不關注嚴肅文學的人,也開始打聽莫言是誰,打聽他寫過什麼。接下來的事情可以預料,他的書將被集中再版加印,他的小説將被更多改編為影視劇,他的作品被選入中小學課本,他將得到各級政府的禮遇嘉獎……這當然是好現象,一個重要獎項,原本就有示範和帶動效應,既包括社會效應,也包括商業效應。
中國籍作家獲諾貝爾獎的夢想,在莫言身上實現,無疑是值得慶賀的事。因此,對莫言的高度關注,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其中也出現了一些過度開發的跡象。比如,莫言現實和文學的故鄉山東高密,表示將新建更大規模的莫言文學館,並大力開發“莫言舊居”,將其打造為“紅高粱”文化旅遊的核心資源;一些開發商開始聯繫莫言,希望向他贈送住房;甚至連跟莫言獲獎不搭界的文化傳媒類股票,也一度遭遇爆炒。
在一些人看來,莫言像一夜成名闖進奧斯卡的演員,或者奪得奧運冠軍的運動員一樣,成了奇貨可居的明星,圍繞他的一切,都可以用來搞商業開發,或者為自己的商品做代言。這些關注之所以跑偏,是因為跟文學越來越不搭界,陷入了娛樂或者商業的狂歡。
諾貝爾文學獎首先是一個文學獎項,它的評獎標準,不管是偏重文體和文學形式的創新,還是更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和社會影響,都沒有超出文學的範疇。莫言是憑藉他的作品獲獎的,諾獎表彰的,是他對文學的長期堅守和文體創新,並以其作品反映中國歷史和社會現實。從這個意義上説,那些顯然沒有讀過莫言幾部作品就或彈或讚甚至進行政治解讀的言論,也是另一種跑題。
對莫言的追捧,首先不應脫離文學和作品,不應變成追捧文體明星那樣興勃亡忽的狂歡。文學作品可以流行,也可以商業化,但真正的作家總是沉靜的,需要長期堅守的,正如莫言所做的那樣。真正關注莫言,不如多讀一些莫言的書,進而關注他的作品反映的歷史和現實。
當然不只是莫言。在中國當代,莫言無疑是最全面和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被諾獎選中也是實至名歸。但還有不少作家,如余華、李銳、王安憶、閻連科等,也在堅持用寫作重述歷史、反映現實、影響人心,他們的優秀作品,都值得關注和認真閱讀。
作家的天職是寫作,用作品來參與和改造社會。近些年,文學的社會影響在下降,嚴肅文學的地位日益邊緣化,這是一個世界性問題。究其原因,新興媒體興起、娛樂方式多元化帶來的讀者流失、閱讀淺化不可忽視;但正如莫言所説,傳統文學正在失去過去那樣的主導地位,也許跟品質下降有一定關係。一些作家自動放棄了反映和思考現實的功能,而選擇沉靜堅守的,獲得了應有的褒獎。這就是莫言得獎的秘密。
因此,莫言諾貝爾文學獎的真正效應,應是能夠改善傳統文學的境況,提升寫作者的信心,同時吸引更多人去讀書,尤其是讀經典。
除了對作品的關注之外,作家不需要像明星一樣的被過度關注和過度消費。作為一個成功者,莫言的感受是,“任何熱鬧、任何喧囂都無助於提高文學創作品質,還是應該是靜下心來,默默的、認真的、耐住心性來寫作。”否則,諾獎一時的喧囂之後,文學可能仍被冷落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