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崔永元,你也可以請農民工吃頓飯

時間:2012-08-01 09:45   來源:中國青年報

  京港澳高速南崗洼路段在“721”特大自然災害中受災嚴重,當晚,不少在河西再生水廠工作的農民工,第一時間拿著救生圈、麻繩,剪破鐵絲網鑽進高速公路,救了上百名危在旦夕的被困人員。7月30日晚,醞釀多日的崔永元終於請這些農民工吃了頓飯。“作為北京市民,我得感謝你們!”席間,崔永元對著一起吃飯的154位農民工深深鞠了一躬。(《北京日報》7月31日)

  崔永元姿態很低,他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普通市民,向救人的農民工表達謝意。那些依然質樸但在長期流動中已經與時俱進的農民工,恐怕不會像父輩那樣感激涕零,但這一刻,他們也會有些感動和溫暖,無疑這會增強他們對這座城市的歸屬感。

  微博上近期有不少人士發起“請農民工吃頓飯”,和崔永元一樣,一位又一位熱心人士包括不少知識精英,開始走進農民工中間。這是值得讚揚的,崔永元只有一個,但這座城市的市民尤其是以知識分子自居的人,其實都可以也應該請農民工吃頓飯。

  這種吃飯,首先是一種道義姿態。我們曾無數次感慨,農民工受到的肯定、擁有的地位,與其巨大貢獻遠遠不相符。農民工們蓋起了一幢幢高樓別墅,自己卻蝸居難尋;造出了一輛輛汽車,自己卻常常用雙腳丈量城市;建起了一所所學校,自己的孩子卻無處讀書……種種有形無形的歧視,更是無處不在。“城裏的月亮沒有鄉下的圓”,這不僅源於“月是家鄉親”,更源於城市有意無意的忽視與排斥。

  我們都在憤慨並呼籲打破這種局面,輿論上的吶喊是重要的,行動上的親近也不可或缺。像崔永元一樣,走入農民工中間,請他們吃頓飯,會讓農民工備感誠意。這對於增強農民工對城市的歸屬感,對於彌合社會學家孫立平所説的精英和平民的斷裂,有著非同尋常的好處。這種姿態是文明城市應該具備的,領一時風氣之先的知識精英,更應在思想和行動上走在社會前列,率先推動關愛、接納農民工的城市氛圍的形成。

  孫立平教授講過“精英的傲慢與冷漠”,知識精英應該最能體現“有教無類”,最能踐行平等博愛。一些財富精英身上的局限,不應該出現在知識精英身上。知識精英應該深入最底層,經常與農民工與社會深層次接觸。請農民工兄弟們吃頓飯,經常與他們接觸接觸,能讓知識精英保持與真實社會的互動,有利於知識精英發現、改正自身存在的某些問題。

  不是崔永元,你也可以請農民工吃頓飯。不管是誰請農民工吃飯,都值得肯定和支援。當然,尊重農民工、接觸農民工,重在平時,也不止請他們吃頓飯這一種形式。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