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為何轉型做“口述歷史”?

時間:2012-03-01 10:23   來源:千龍網

  2月27日,“中國傳媒大學與崔永元合作成立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及口述歷史博物館”簽約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崔永元出席,並希望“這些口述資料可以千百年地流傳下去,給後人留一個和先人對話的機會”。

  儘管現在很多人還把崔永元稱為“小崔”,但歲月還是在這個著名主持人臉上刻下了抹不去的時間印記。現在,這個深受公眾喜歡的主持人可能要潛心研究口述歷史。

  曾經的“實話實説”已永遠停留在時間深處,曾經的“小崔説事”也早就從人們耳際飄遠。這些年,從《電影傳奇》到《我的抗戰》,崔永元與傳統“主持人”角色漸行漸遠。時間可以凝固很多記憶,在中國,這個主持人的睿智、幽默、隨和,已經定格成一種文化印象。

  崔永元每一次角色轉變,總讓人很留戀,又讓人很期待。説到底,留戀與期待,都是基於這個人附帶的文化價值。現在,醉心於口述歷史的崔永元,即將走進寧靜高校的一隅,走向更為沉靜的歷史深處,這種選擇,自然包含更為深刻的文化可能。

  “口述歷史”是一門學科,是一種重要的歷史收集方法。這種對歷史的民間記憶,從微觀視角看待歷史細節的做法,在國外早就取得豐碩的成果。然而,在中國,口述歷史卻幾近空白。崔永元這些年收錄了大量口述歷史影像資料及圖片、實物等,對這個領域的深度觸摸,也使他感受到口述歷史的魅力。在我看來,他現在做出的人生選擇,歸根結底,也就是遵從於內心的文化驅動。

  歷史如同巨大棋盤,在我們回望時候,更多只是看到定局。順承傳統史書記載,是可以看到很多脈絡路徑,但是,要真正懂得在每一次歷史的峰迴路轉處,到底有怎樣的時代心路,有時更要無限靠近那些曾經站立在歷史風口浪尖上的個體生命。當然,這些歷史人物,也不一定就是帝王將相,那些普通的過了河的卒子,那些被推向歷史幽暗深處的人潮,更值得記憶。

  在我們的傳統史觀裏,個人存在往往都顯得微不足道。在這樣語境下,去理解口述歷史的價值,就不難發現,這是還原歷史真實,傾聽歷史心跳的一條極其重要的路徑。畢竟,口述者曾經親臨歷史現場,更容易將特定情境中的細節元素展示出。更重要的是,口述者也容易拋開深陷在歷史教學體制中的枷鎖,進行更加自由靈活的表達。以前極有影響的唐德剛《胡適口述自傳》,以及前兩年風靡一時的何兆武《上學記》,都是明證。

  需要強調的是,“口述歷史”作為一門學科,作為一種重要的治學方式,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麼簡單,而是耗費心力的艱巨工程。從人物選擇,到訪問錄音,再到回放謄清,然後再校對節刪,接著再進增補考訂,這一切,都在考驗著從事這項工作者的治學能力與品質。數十年來,唐德剛先生之所以被認為穩坐華人世界口述歷史的第一把交椅,並不僅僅在於他曾經離胡適、李宗仁、張學良、蔣介石等人那麼近,而是最終他呈現出來的諸如《胡適口述自傳》、《李宗仁回憶錄》、《顧維鈞回憶錄》、《張學良口述歷史》等著作,包含著對歷史人物價值的重構,對歷史問題的價值重新梳理。比如,唐德剛口述歷史的很多“批註”,往往就是一篇精妙文字。

  我曾與在鳳凰衛視做過“口述歷史”節目的曹景行先生有個交流,其間也聽他談起他的父親,中國現代的著名報人曹聚仁先生。歷史最後其實就伸展到現在每個家庭的血脈深處。聽從事“口述歷史”職業者講述歷史往事,也讓我體察到在那些歷史起承轉合之處,個體價值是多麼容易被輕易湮沒。現在,崔永元將要向“口述歷史”挺進,接下來對這位著名主持人的期待,就是他能夠呈現出更多離我們或遠或近的人物,在歷史演進過程中是怎樣真實成長的。更期待這樣的呈現,最終能為我們在看待歷史的時候,提供出一種新的視角與新的價值。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