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可以放進口袋裏的32開“小刊物”,一本只有3元售價的通俗讀物,一本可以在學生課堂、老人桌前、在車站碼頭和行車途中隨處見到的《故事會》,現在每月以400萬份的發行量,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通俗讀物,還走出國門吸引異國他鄉的讀者。
“看得進、記得住、講得出、傳得開”;“從民間來,到民間去”,靠著這樣的理念,在常人看來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兒科”故事,《故事會》吸引著各式各樣的人群,流傳街頭巷尾的口頭傳播,刊物也成為中國原創期刊第一品牌,走過500期的發行歷程,創造社會效應市場效益雙贏的驕人業績。
故事是最貼近市民百姓生活的文學形式,富於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迷人的力量,能夠穿越時間的智慧和單純的心靈,給人留下長久的記憶和影響。我們每個人從小都有聽故事的經歷,那些中國的民間故事、《365夜故事》到外國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1001夜》,這些孩提時聽過的古今中外、各式各樣故事,都曾經在人們心目中留下文明智慧、愛憎分明、見義勇為的價值力量。
在一個國際文化大都市和文化發達城市中,辦一本通俗讀物的小刊物,這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如今産生社會大效應。因為堅持“眼睛向下,情趣向上”的方向,堅持讀者為本,原創為魂,用心打造大眾文化精品。30多年來,《故事會》作為讀者喜聞樂見的大眾化品牌雜誌,先後入選全國雙高(高知名度、高學術水準)期刊、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連續三屆獲國家期刊獎,成為上海出版界在全國拿得出的文化名片,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時,《故事會》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近10年累計實現利潤近6億元,沒有一分錢壞賬。
它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推動文化的發展繁榮,必須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方面、多層次、多樣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瞄準最普通市民百姓的學習生活娛樂愛好,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科學的道理、做人的智慧、典型的力量,體現文學刊物核心價值觀念的引導和灌輸責任。
一本刊物的影響力,就是它的“軟實力”和生命力,它在市民百姓心中的認同度和接受度是最好的評價標準,傳統通俗刊物,同樣能夠有無限的發展機會和廣闊的市場,關鍵是看它的定位和理念,它和老百姓的貼近程度。市民百姓既喜歡精神生活的“陽春白雪”,更能接受貼近他們生活,而且是大眾的、又是經常關注的、價廉質優的文化産品。
上海作為全國出版業的領頭城市,有《故事會》這樣的標桿,在繁榮出版業和增強海派文化影響力進程中,要“一花引來百花開”,用標桿的力量去激勵各種出版物的發展,堅持弘揚主旋律和提倡多樣化的統一,把尊重市場規律和尊重精神産品創作規律結合起來,把提高和普及結合起來,不斷創作驅動,全面趕超先進,心貼市民百姓,用心打造大眾文化精品,努力創造更多像《故事會》這樣的刊物,來滿足廣大市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打造申城更多亮麗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