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電影:要大片還是要“好片”

時間:2011-11-29 14:18   來源:紅網

  鳳凰網發起一項關於國産大片的調查顯示,近六成網友認為,2011年國産商業大片中沒有令人滿意的電影。

  從《新少林寺》、《關雲長》到《戰國》、《白蛇傳説》、《畫壁》、《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等,今年的國産大片紛紛上映,強大的明星陣容、精良的製作班底、耳熟能詳的故事情節,再加上先期精彩的吆喝叫賣,卻難掩這些大片的尷尬處境:有的叫座不叫好、養眼不養心;有的上映後惡評如潮。

  觀眾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國産大片?調查顯示,票數排在首位的是“關注現實或再現並表達歷史”,位居其後的兩項分別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故事好看動人”,而網友最不看重的一項是現在很多大片引以為傲的“技術上達到國際水準”。調查結果説明,大導演、大投入與大明星可以成就大片與好票房,但未必成就好片與好口碑。電影是商業元素和普世情懷的結合,是反映歷史與現實、啟迪心靈的“誠意之作”,而不是用錢、大牌和行銷手段打造出來的“圈錢之作”。

  這些年中國電影發展迅速,2010年底,中國內地電影市場迎來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100億,今年的10月18日又攻下了第二個100億高地。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全年的票房可能突破130億。但繁榮的表像之下,問題與危機也不容忽視。觀影人次被認為是衡量電影市場的最真實數據,而與票房急增相對照的是,中國觀影人次的增長速度卻在減慢:2007年觀影人次增長接近40%,但2010年卻只有19%。

  電影追求票房本無可厚非,但如果太倚重票房,不僅會讓電影走向單一娛樂化、商業元素的堆砌,缺乏內涵與靈魂;還會引發電影生態失衡、畸形發展。目前,掌握大量資源的國內電影大公司、大導演、大製作電影已形成對檔期、院線等方面的壟斷,賺錢的電影也越來越集中在少數的大製作影片上,而佔市場絕大多數的中小成本電影卻成了市場中的炮灰。當年,賈樟柯精心打造的《三峽好人》在撞上《滿城盡帶黃金甲》時,輸了個丟盔撂甲,這讓一向執著于中小成本電影的他大呼不公。但時過境遷,吃過太多虧的賈樟柯據説如今也“學乖了”,正在張羅他的第一部武俠大片《在清朝》。這讓人在期待的同時,也不免五味雜陳。

  電影作為國家軟實力的象徵之一,擔負著振興文化産業、傳播中國文化的大任。近年來,雖然國産影片海外市場的票房收入逐年上升,但在全球電影票房總額所佔份額連1%都不到,與美國等影視強國差距懸殊。但在目前國內公信力不高的情況下,國産電影要走出國門闖市場何談容易?不僅如此,今年是我國加入WTO十週年,“進口影片20部保護性上限”的保護期結束,國外分賬大片給國産片帶來的壓力不容小覷。中國電影如果還沉浸在行政保護的幻想裏,不儘快豐滿羽翼、增強競爭力,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