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結束的“2011中國版權年會”上,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傑表示,目前國內很多文化藝術作品創造力不夠,90%的作品屬於模倣和複製。當下國産文藝作品數量雖多,但影響力不盡如人意,“原因就是創新能力不強,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國人喜歡看外國大片,因為對方創意和傳播能力比我們強”。
應當説,放在整個文藝創作和文化産業的大背景下,國産電影的“山寨”、模倣、低水準重復都不是孤立的現象。當然,對國外先進經驗的學習和借鑒必須堅定不移,電影,無論其技術手段還是藝術手法,都是從國外傳入本土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國産電影師法國外先進經驗,無可厚非。
説到這裡,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洋為中用”問題。國産電影首先要令本土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才能獲得生存的基礎。當然,不排除少數電影從一開始就瞄準了海外市場,根本不把國內觀眾納入受眾考量範圍,這是小概率事件,在政策制定時基本不用考慮。
好萊塢已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起了霸權式的文化侵襲力,除了依託寶萊塢自成體系的印度次大陸(和極少數閉關鎖國的國家),幾乎所有國家地區都得面對好萊塢陰影下的民族電影扶植問題。有關部門提出對國産電影的扶植政策,也是慣例。不過作為文化産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電影業基本已經建立起了觀眾“用腳投票”的機制,扶植國産電影,一定要落實在那些應該扶植的電影作品上。
而這裡似乎有個悖論:如果一部電影已經取得了商業成功(觀眾認同),就應從扶植名單裏刪除。而如果一部電影不能獲得觀眾認同,即使動用行政資源進行扶植,按照歷史的經驗來看,恐怕也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別是一些所謂小眾“文藝片”,在票房上遭遇慘敗,常常呼籲政策的支援、保護,只是這些影片的主創人員收入並不低,電影不掙錢,拍電影的人倒是腰包鼓鼓,若對這類電影進行扶植,無疑名不副實。
其實國內的電影市場空間非常龐大,好萊塢大片也不是無堅不摧。本月公映的《失戀33天》就是典型的小成本國産片,沒有大明星撐場面,結果硬生生把好萊塢大片拽了下來,票房已過億元,創下又一個票房神話。可見,在符合本土觀眾接受心理的層面上,還是國産電影更有地利、人和,只要創作者態度認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拍出來的電影不愁沒有觀眾埋單。
所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國産電影需要的扶植可能主要還是在市場環境的凈化上,應當儘量減少行政力量對於市場的直接干涉,更多的通過宏觀杠桿政策來引導電影市場,把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要始終作為電影創作的宗旨,鼓勵良性的市場競爭,給創作者一個寬鬆、健康的創作環境,對於偷、挪票房等涉嫌違法行為堅決查處。只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相信國産電影創新能力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一定能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可以跟好萊塢正面抗衡的國産電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