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叢生,需要儘快對我國民間文物鑒定加強法律規範和監管,對鑒定專家的資質、鑒定程式、法律責任予以嚴格規範
兩件造假金縷玉衣評估出24億元的天價,促成一起鉅額騙貸案件的發生。日前曝光的這則新聞,稱得上“駭人聽聞”,也暴露了民間文物鑒定的亂象。
一則,經濟犯罪與“文化”勾結,形式越來越複雜。這起以騙貸為標的的經濟案件騙術實在太“高”,既然黃金有價玉無價,玉的價值由專家説了算,一起好萊塢電影式的騙局便在現實中上演。
二則,專家膽兒也忒大、心也忒黑。促成這起騙局的前提,是5位著名文物鑒定專家白紙黑字的簽字。已經出土並且“驗明正身”的金縷玉衣總共沒有幾件,也都有檔案可查。這兩件玉衣身份是否合法,稍查即知。如果不合法,知情者首先要向有關部門告知資訊,然後提請論證。作為專業化和職業化程度很高的全國著名文物鑒定專家,面對這兩件所謂的金縷玉衣,隔著玻璃、不作任何技術檢查就輕作判斷,行徑頗似“老千”。“老千”是為騙錢,專家所為何哉?幾萬、幾十萬元的鑒定費?“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顯見得這老話如今已在一些人的腦海裏蕩然無存。
可以肯定,此番“金縷玉衣”一案,對文物鑒定行業的信譽影響至深。也正因此,相關部門需要痛定思痛,徹底反思,對我國民間文物鑒定的法律規範和監管進行商討,對有關鑒定專家的資質、鑒定程式、法律責任予以嚴格規範。
有則才有守,文物鑒定行業亟待強化規則。行規是約定俗成的職業守則,蘊含著職業道德,是一個職業成熟、完善的標誌。已故文物專家單士元就曾説過:上世紀二十年代以來,中國文物界一直有個不成文的嚴格行規,即從事研究、鑒定的文物專家不得從事收藏,以防學術失范。恪守道德成為美談,偶有“濕鞋”者也會成為反面教材。同樣,針對正在興起的民間收藏和鑒定,法律法規的空白,是失控,也是大隱患。
隨著經濟收入的提高,不少個人、企業希望豐富投資渠道。這也使得民間收藏和鑒定日漸活躍起來,專家們的民間影響力也逐漸增強。因為文物鑒定的標準和話語權掌握在少數有專業知識的專家手裏,專家們將直接影響著投資趨勢、經濟行為和市場秩序。雖然,相信絕大多數專家能恪守職業道德,但缺乏法律的約束,“相信”也會打折。如果具有重要學術身份的專家,熱衷於民間的有償鑒定,讓學術活動變為商業活動,其患無窮。這些,都應有法規的約束。否則,巨大的經濟利誘下,從業人員良莠不齊,亂象叢生,最終傷害的還是整個行業。因此,有必要確立一條新的行規:文物專家只問真偽,不管價值。一件文物值多少錢,交由市場去説了算。如此,則可以救專家于誘惑,還文物以安寧。
有法才有天,權利一定要和責任掛鉤,才能發揮正面作用。知識也是這樣。當知識成為一種專有權利時,約束也應隨之而來。在一個由物質匱乏進入到物欲膨脹的社會轉型期,法律法規是對他人財産和權利的保護,也是對自我權利和價值的保護。
收藏越來越熱,世態越來越複雜,詳細適用的民間文物鑒定法律法規越早出臺,文物事業的發展才越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