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華表獎揭曉 一如既往盛産雙黃蛋

時間:2011-08-29 13:59   來源:文匯報

  “優秀故事片”有10部,“優秀合拍片”有4部,“優秀動畫片”有4部,優秀導演有4個人,優秀男女演員獎都是兩個人一起分享……昨晚,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在北京揭曉,一如既往地盛産“雙黃蛋”、“多黃蛋”。然而,令很多人感覺欣喜的新變化是,獲獎作品不再是産業鏈外的看客,而是出現眾多口碑與票房雙贏的大片。可以説,華表獎正在擺脫“高處不勝寒”的面孔,不再與觀眾口碑和市場成績“疏離”,越來越多地照顧到年輕觀眾的文化訴求。

  108個提名,總體獲獎率接近50%

  總共108個提名,頒出50個獎盃,總體獲獎率接近50%——本屆華表獎自然少不了“大家一起分果果”。王珈、沈東憑藉作品《飛天》,韓三平、黃建新憑藉作品《建國大業》同時獲得“優秀導演獎”。徐帆(《唐山大地震》)、娜仁花(《額吉》)雙雙憑藉感人的母親角色獲得“優秀女演員獎”,“優秀男演員獎”也由李雪健(《楊善洲》)和葛優(《趙氏孤兒》)共同分享。“優秀故事片”則包括《唐山大地震》、《建國大業》、《飛天》、《楊善洲》、《秋之白華》、《山楂樹之戀》、《鋼的琴》、《建黨偉業》、《郭明義》、《趙氏孤兒》。

  嘗試在商業語境中考量精神訴求

  雖然每次公佈獲獎名單總會遭遇“多黃蛋”的爭議,但人們發現,今年的名單很眼熟,沒有以前那麼陌生。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教授聶偉告訴記者,這表明華表獎開始參考市場反映,而它的背後是國産電影的10年蛻變。

  2000年,伴隨入世前後“狼來了”的驚呼,中國電影票房跌入低谷,賬面統計數字只有8.6億元。隨後,在一系列産業利好政策的強勢引導下,中國電影市場從2004年起初現復蘇跡象。此後幾年,內地電影票房一路高歌猛進,以每年超過25%的速度迅猛遞增,2010年更是大踏步邁入“百億時代”。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貫重視文化引領的華表獎,嘗試著在商業語境中考量精神訴求。以《杜拉拉升職記》為例,這部純粹的商業片,充斥著小資情調,未必符合傳統電影評價體系的文化訴求,但因其強大的商業模式效應,贏得年輕影迷的熱情追捧,也得以順利進入了今年“優秀故事片”的入圍名單。

  讓人欣喜的還有,在今年的獲獎名單中,本土電影的面目清晰,甚至掩蓋了合拍片的風頭。上世紀70年代末,香港導演李翰祥進入內地製作了第一部合拍片《垂簾聽政》。自此,合拍電影一直佔據強勢地位,甚至一度,年度票房前10位的華語電影,80%是合拍片。但是,這一現象在最近兩年有了明顯改觀。比如,這一次獲得“優秀合拍片”的《十月圍城》、《風聲》雖然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但與進入“5億元俱樂部”的優秀電影《唐山大地震》、《建國大業》相比,依然相去甚遠。

  評獎不應是電影産業鏈外的看客

  作為中國電影最高獎,華表獎的每一次頒獎總能激起電影人的熱血沸騰。然而,熱鬧過後,一些小成本電影依然沉睡在片庫和流傳在電影愛好者的電腦中,在影院裏卻難覓一席之地。專家呼籲,除了給予獎項上的鼓勵、不斷調整的華表獎外,如今應該適應電影産業的高速發展,到了回歸産業鏈擔負起自己職責的時候了。

  事實上,眼下的電影生態也具備可能性。近日,一部以滇西少數民族為背景的小成本藝術片《碧羅雪山》在藝術影院MOMA(北京百老彙電影藝術中心)上映時,出現了場場爆滿、一票難求的奇觀。

  如果非要説有何遺憾的話,今年獲得華表獎的影片依舊是“內需型”為主,長長的獲獎名單中,能進入海外商業院線放映的影片仍然屈指可數,國際化道路依舊漫長。(李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