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要想從落後中崛起,就必須要有視野開闊、思路清晰的大戰略和穩定的階段性戰術。卡馬喬取代高洪波無疑是中國足球在戰術層面的一個重要決定,雖然目前很難説短期內是對是錯,但若從長遠的戰略角度來看,國足現在請來卡馬喬是一個好的開始。
中國足球一直缺乏大戰略,在官僚主義、政績足球和功利足球的狹隘思維之下,沒有人去制訂類似于日本足球“百年規劃”那樣的戰略性藍圖,甚至連具體的階段性戰術也都極不靠譜。
從近十幾年取得巨大飛躍的日本足球來看,“拿來主義”和“自主創新”是其百年戰略的兩大精髓,日本人一邊積極模倣世界足球最先進的技戰術趨勢,堅定地使用特魯西埃、濟科和扎切羅尼等在技戰術上風格類似、特點相近的高水準外教,據此統一各級國字號球隊、乃至俱樂部的風格,從而讓日本足球形成了前後良性的承接;一邊又不懈地進行自主研發和創新,産生了以岡田武史和佐佐木則夫為代表的一批很有才華的本土優秀教練;將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達到了今天的境界。
反觀中國足球則是兩大精髓的脫節和各自荒廢,我們一面把學習西方先進足球理念的“拿來主義”變成了有些畸形的“洋務運動”,一面卻完全荒廢了自主創新,結果豈能不慘?
中國足球歷史上所謂的“洋務運動”,從施拉普納到霍頓、從米盧、哈恩到福拉多、杜伊,包括克勞琛和布拉澤維奇,從健力寶到“08之星”,期間雖然偶爾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總體上都是零敲碎打,不成體系;上一個教練不能和下一個教練形成承繼,上一種風格不能和下一種風格形成銜接,一支已經成型的球隊很快解散(如健力寶和08之星),一支帶隊取得一定進步的教練由於短期戰績不佳很快被否定(如米盧和哈恩),導致現在中國足球根本就沒有形成一種明確的風格和特點,反而在球員能力和整體水準上不斷退步,令觀者無不陷入迷惘和失望。
但中國足球並非“無解”,只是我們一直沒有走上正確的道路,中國足球必須建立一個良性的戰略迴圈:確立先進的技戰術風格、改善足球管理制度——國家隊(俱樂部)實力和成績逐漸提高——吸引更多青少年、公眾和各方力量喜愛足球、參與足球——青少年天才不斷涌現從而形成人才儲備金字塔結構——國家隊實力和成績進一步提高……這才能打破現在和這個良性迴圈完全反向的中國足球惡性迴圈。
而要建立這個良性戰略迴圈,第一步便是要從戰術層面明確中國足球要學習怎樣的技戰術風格,否則青少年的普及和提高皆無從談起,整個迴圈也將無法運作。而西班牙名帥卡馬喬的到來則是一次很好的嘗試,畢竟眼下西班牙式的足球已經以一股技術革命的態勢風靡全球。
卡馬喬雖然執教理念和有著深厚足球哲學功底的阿拉貢內斯、博斯克和瓜迪奧拉並不完全一致,但從他在2000年歐錦賽、2002年韓日世界盃期間所帶的西班牙足球隊的具體戰術和表現來看,卡馬喬主張的足球風格大體上沒有違背西班牙足球的傳統,同樣強調地面短傳滲透和技術流,只是在具體陣形、前壓式防守戰術上和目前最先進的西式踢法有所區別。因此是可以期待卡馬喬給國足帶來技術革新,引領中國足球開始向著正確的道路邁進的。
我們可以通過這次20強賽的實戰來檢驗卡馬喬是否給國足帶來了積極的提高和變化,從而更新對這名洋帥的看法。即便是卡馬喬今後的成績一般,中國足球也必須堅定地按照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風格學習下去,請來更優秀的教練,讓每一個階段都有良好的上下承接關係並取得進步。
當然,中國足球在戰略上更需要同步建立“自主創新”的力量,管理部門應該為中國足球的技戰術研發專門立項,不能僅靠“請進來”和“送出去”的模式,而是應該一邊採用“拿來主義”,一邊由精選的人才積極地學習、吸納世界先進戰術的奧秘。未來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拉瑪西亞”,需要建立自己的“米蘭內洛”,只有這樣才能像日本足球一樣真正走上自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