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看過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沒有多少發言權,有幾點感想。
第一、《非誠勿擾》不是相親節目。其實是以交友為名,議各種各樣價值觀,“論男女百姓的修養”。一個普通男人,突然站在聚光燈下,在很多女人和觀眾注視下,任何一個細微動作的意義都會被放大:比方説一齣場就晃話筒,被女嘉賓批評,觀眾也會有同感;説喜歡騎馬,因為是“貴族運動”,這種裝B的“階級優越感”也受到主持人的揶揄。孟非的幽默有內涵。著名的“在寶馬利哭”,也是因為拜金太露,才引人注目。節目展示真實世態人心,不無社會學意義。沒有被“反三俗”禁了,説明中國在進步。
第二、“非誠勿擾”不是相親節目,還因為女嘉賓們大概很珍惜打扮好了在臺上表演宣傳自己(招攬更多潛在朋友)的機會,所以並不怎麼真心在節目中挑選情人戀人。在我看的這一期中,喜歡貴族運動的房地産人0分下場可以理解,但另一位由父母陪同從加拿大來的香港人,還有親戚朋友助陣,真心誠意,居然也失敗退場。更多情況似乎是表演多於覓友。
第三、如果作為相親節目,《非誠勿擾》這一兩年來成功配對至少有幾百對了吧。有沒有統計多少對後來果真“拍拖”,平均維持多久?多少對真的成婚?我不懂製作內幕,不知會否有人為編排,找託兒做戲,或早已是情人,上去表演“心動”,等等。電子媒婆當然不包成功,但如果手牽手離場後的失敗率是90%以上,對於那些真心覓友的人們是否也是一種誤導?
總之,作為娛樂show,十分成功。真作為相親活動,百分之二、三的成功率,大致相當於工業産品的合理報廢率。(許子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