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獎是“活著獎”

時間:2010-06-28 14:29   來源:京華時報

  沒有金曲可不可以有金曲獎,前晚揭曉的第21屆臺灣金曲獎告訴我們,這是可以的,前提是只要有人就可以,而這些人只要發專輯就可以。沒有金曲,通過金曲獎鍍鍍金,自然就成了金曲。

  當然,不是所有發過專輯的歌手,都能夠被金曲獎看中的。雖然看不到金曲獎那些神秘評委廬山真面目,但從本年度臺灣金曲獎的提名名單,我們就可以想見,這些評委的主要構成,肯定是那些至今還沒有從臺灣流行樂黃金年代醒過來的人。他們普遍偏愛十年前就出道的歌手,但卻普遍不會用縱橫比較的手法,來評判這些老歌手在新時代的作為。要不然,就很難解釋,為什麼《69樂章》這張陶喆史上最差專輯,竟然能成就他“最佳國語男歌手”的夢想。所以説,方大同、蕭敬騰,甚至林宥嘉是不用著急的,再多熬幾年,你們也是可以的。金曲獎,不僅是一項安慰獎,更是一項投資獎。它不能預支,但會生息。

  張惠妹憑藉《阿密特》專輯拿到了六項大獎。她的大獲全勝,是目前臺灣流行樂壇的一個縮影,那就是新歌手普遍缺乏一飛沖天的氣勢。相反,那些曾經創造過輝煌的老歌手,則只要音樂上不出現太大的偏差,往往就能利用老底子獲獎。

  至於張惠妹的《好膽你就來》,是否應該拿到“最佳年度歌曲獎”這個問題,其實你也可以反向思維一下,那就是又有哪首歌曲,能夠拍著胸脯説它至少比這首歌流行兩到三倍。這也是目前臺灣流行音樂的現狀。幾年前,很多人都説周傑倫的“中國風”濫俗得可怕,但其實對於一個主流樂壇來講,沒有主流、沒有代表,才更可怕。混戰的結果,不是勝出就能證明你強,而只不過證明你還活著。現在的金曲獎,就是這麼一個僅僅只是活著的頒獎禮而已。想要從中找到風向標之類的意義,還不如去看選秀節目更靠譜。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