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與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的“陸生三法”在臺灣“立法院”表決通過,無疑是最受兩岸民眾關注的“大事”,有臺媒評論認為:前者動的是兩岸的筋骨,後者牽引的則是兩岸的心。
ECFA“輕騎過關”
17日,ECFA在臺“立法院”臨時會表決通過,18日晚通過配套法案,並將於近日正式生效。這份里程碑式的協議標誌著兩岸經濟合作進入一個新的局面,立即受到各方熱議。
臺灣《經濟日報》19日指出,ECFA將使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路徑與方向更明確、更可預測,並揭開制度化與自由化的序幕。隨之而來的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障及爭端解決等四大協議各有意義,成為臺灣迎接黃金十年的關鍵起步。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9日説,我們要為“立法院”通過ECFA喝采,因為這項協議攸關臺灣未來經濟的永續發展;ECFA的生效,加之臺灣自身優勢,臺灣經濟前景將不可限量!
臺灣《旺報》19日指出,逾半臺灣民眾已明顯表態支援ECFA的簽訂,民心向背,民進黨最後亦不敢戀戰,ECFA在“立法院”通過,彰顯的是臺灣民意的力量。香港中評社18日認為,民進黨深知無法阻擋,悄然從ECFA戰場撤出,這種暫時休兵不意味自此棄守,而是拉長戰線,2012“立委”選舉可能捲土重來。
陸生赴臺進入了操作性階段
19日下午,在島內喧囂一年多的陸生赴臺相關規定終於在臺“立法院”得到通過,這意味著陸生赴臺終於進入了操作性階段,臺灣的大學準備好了嗎?大陸學生準備好了嗎?
臺灣《聯合報》20日發表署名文章認為,“陸生三法”可以檢討的地方還有很多,它是機遇也是挑戰的開始;能不能平坦順暢,就要看兩岸高等教育的準備程度是不是足夠了。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1日指出,臺灣開放陸生赴臺的作法已經很謹慎甚至保守,只採認41所大學高校學歷,一年只開放2000名陸生來臺;但儘管如此,民進黨喉舌的《自由時報》仍發表社論抨擊“後患無窮”,相較於世界各地都大力推動教育交流,“獨派”的“鎖臺”思維令人浩嘆!
臺灣《聯合晚報》21日指出,這兩年,兩岸關係的改變目不暇給,“三通”真通了,整個大陸已沒有哪個省市的民眾不能來臺灣旅遊,兩岸簽了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但是,這一樁樁的大事,未必有“立法院”通過開放陸生來臺這件“小事兒”重要,它到底重要在哪兒呢?可以這麼説,前者動的是兩岸的筋骨,後者牽引的則是兩岸的心。(趙靜)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